登基大典后第五天,清晨。
如轟雷般的龍吟聲突然在京城上空炸響,無數人被從睡夢中驚醒。不過鮮少有人因此而憤怒,反倒都覺得被這聲龍吟注入了滿滿的活力。
龍吟中隱約可見一聲:吉。
不少好事者趕緊拿起手機開始發朋友圈,能第一時間了解“天命”,身為京城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都立刻用各種方式發出了這條關于“天命”趨吉的消息。短短五天時間,“天意”已經取代了天氣預報,變成了大順人民最關心的新聞,沒有之一。
當然也有不少懶人對這個天然大鬧鐘有些意見,比如說李從心就是其中之一。大清早就被吵醒了的他,翻身又睡了個回籠覺,直到早上十點多太陽曬屁股了,才磨磨蹭蹭地從床上爬起來。
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喝下床邊那杯溫度剛剛好的紫蜂玉花茶,溫潤的口感從喉嚨直入胃袋,整個身子都暖洋洋的。而后沒多久,一股清涼之意又從心下順著脊柱直沖百會穴,鼻腔里也充斥著清香,仿佛置身于百花深處,有清風徐來驅散了那纏綿的睡意。
嘖,舒坦~
這幾天以來,不管李從心早上什么時候醒,身邊都有這么一杯溫度剛剛好的仙茶,可以說這茶已經變成李從心早上起床的一大動力了。
潦草地洗漱了一番,李從心也沒用誰服侍。從太上皇還在時前身就是這個習慣,所以身邊的那些太監宮女們也就都沒見怪。
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早飯被李從心從原來前身在時的二十道菜減少到了五道菜,食材也換成了常見的,可依然架不住御膳房的御廚們手藝好。
李從心前世出身普通,也沒吃過什么名廚國宴,色香味意形養,單拿出一個李從心講不出什么來。他就是覺得,這些菜除了揭開蓋子不會發光以外,和中華小當家動畫片里面的沒什么區別,說是絕世珍饈一點也不為過。
這幾天的時間,李從心已經胖了三斤了。
可他吃得越開心,下面的人就越覺得他是在委屈自己。有好幾次,他都看見給他端菜的小太監們在偷偷抹眼淚。
包括柳公公在內,大家都以為李從心是因為幡然悔悟之后對自己過往的行為有些自責,才通過這種方式懲罰自己。畢竟,大順歷史上哪有皇帝一頓飯只吃五道家常菜的啊?
據傳順太祖平生第一大愛好就是美食,他平日衣著、住行都很樸素,唯獨在吃飯上有些放縱。他發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嘗遍世間所有名廚做的所有珍饈,因而他每到用膳時都只是每道菜嘗一口,遇到喜歡的也就只再多吃一口,絕不在同一個盤子里下第三筷。到吃飽了的時候,一般都還有大半的菜沒嘗到,由太監端著,算是用來看的看菜。
這個規矩在太宗皇帝繼位的時候被保留了下來,一直流傳了幾百年,一直到最近這幾代皇帝都不喜歡鋪張,才漸漸改了習慣。
畢竟皇帝陛下的心情好與不好之間,會導致全大順的糧食產量在相同條件下有幾倍的差距。只要陛下開心,他自己浪費一點算什么,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再說其實東西也沒被糟蹋,皇帝陛下嘗過菜會被分發給貧苦百姓,而皇帝陛下沒嘗過的,則會用暖盒裝著送到京城大小官員家里。
一代代經驗流傳下來,宮里的御廚的廚藝可以說是神乎其技,民間的大廚完全沒法比。京城的大小官員們雖然嘴上不好意思說,但其實都把這送到家里的御膳當做是作為京官的一大福利。到后來這規矩漸漸取消時,還有不少人聯名上書抗議過。
到了李從心這,突然把一頓御膳定在了五道菜,還不準上山珍海味,這讓御膳房的大廚們可委屈壞了,一身祖師爺傳下來技藝使不出來,一腔濃濃的報國熱血也無處釋放。御膳房大小幾十位御廚,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為了爭著做這三頓飯、十五道菜而互相打架。
聽柳公公說,御膳房總管老張因為這事都抑郁了,五天時間上了兩次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