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看著非常舒服。”
“嗚嗚嗚...,霓凰郡主好美啊,我天吶,我一直以為水水就是個花瓶,從今以后,我就是女神的鐵粉了。”
“我真是太佩服徐乾了,這本子竟然是他寫的?乖乖隆地咚,這個枯井藏尸案寫的真是太精彩了。”
“大愛《瑯琊榜》,穿幫怎么了?穿幫也比那些國產雷人劇好十倍、一百倍、一千倍,你看看徐乾和那個演謝玉的老戲骨飆戲的戲份,這演技絲毫不差。”
“也許是太過感性的緣故,竟然看到有點淚目,無法想像梅長蘇內心背負的是怎樣的痛苦,明明認識所有人,卻要裝成一個陌生人,明明太奶奶近在眼前,他卻無法認真的盡孝,而要在別人的眼皮底下進行所謂的表演……”
大規模的好評!
事實上,不僅僅太奶奶的劇情讓觀眾感動。
蒙摯與梅長蘇的對話也被觀眾反復提及,當蒙摯問:“靖王天性不善權謀,又厭倦權位之爭,奪嫡是何等兇險之事,以他這樣的性格,怎么敵得過心狠手辣、實力雄厚的太子和譽王呢?”
梅長蘇回答:“不是還有我么?”
他說:“那些陰暗的,沾滿血腥的事我來做好了,為了讓惡貫滿盈的人倒下,即使讓我去朝無辜者的心上扎刀也沒有關系,雖然我也會難過,但當一個人的痛苦曾經超越過極限的時候,這種程度的難過就是可以忍耐的了。”
或許這就是《瑯琊榜》的魅力所在。
無關感情,沒有傷春悲秋,只是一個遍體鱗傷的男人背負著七萬冤魂的痛苦,努力為他們的清白而掙扎奔走的故事而已。
著名影評人方方評價道。
“前兩天劇荒,隨意點開了一集,這兩天為了追劇每天都睡好晚也不去健身了TT。評論等追完全集之后再補上。
我就是想說,每年國產劇能有10部,哦不,5部這種質量的,誰他媽還去追美劇啊。”
“一句話總結,瑯琊榜用一部普通電視劇的預算,通過細致的前期準備,優秀的燈光攝影以及強大而又克制的后期,呈現出了大陸古裝劇的最高視覺水準。
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已經隱隱有了好萊塢史詩大片的感覺。”
“關鍵字:畫面:青灰,白,絳紅色為主,突出厚重感。基本沒有出現大面積的明黃、洋紅等輕浮的色彩。”
“對比度/飽和度偏低(優點),畫面四周暗中間明亮的效果更接近膠片質感。”
這樣的后期一是貼近歷史主題,而是降低了特效難度。想要保持高對比/高亮度/高飽和度的同時還能有質感,需要大量錢。”
“道具質感:每個演員雖然只有幾身衣服換來換去的,但細節到位,質感上乘,用料講究。”
“鏡頭調度:有大片風范,慢慢分析。”
室外人物半身:構圖完整,講究,細節充沛,背景的綠色飽和度很低。瑯琊榜常用構圖1.半身人物特寫,古典九分格構圖,畫面重心落于黃金分割處,通常運用綠色背景來增強對比度。”
“大面積特效,色調統一,后期克制。低對比度降低了細節要求,呈現的最終效果很不錯。”
“人物特寫,瑯琊榜的人物特寫都有個鮮明的特點。越肩視角+鋸齒構圖,攝像機多半是從另一個角色肩部探出來,左下角被填滿,讓觀眾仿佛置身畫面之中,從主角的視角去看另一個角色,更有參與感,其次就是畫面層次更豐富,不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