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側目的還有蕭景琰。
有人問梅長蘇,為什么選擇景琰,他又耿直,又頑固。
梅長蘇說:“這些,現在是景琰的缺點,但等他上位后,這些都會變成他的優點。”
一開始,我并不特別理解。
劇組這個伏筆埋的真是太長,直到第五十三集,我才能體會梅長蘇的深意。
還記得梁帝與梅長蘇的對話嗎?
梁帝說:“并非朕生來無情,只要坐在這把龍椅上,人自然是會變的。你記著,無論景琰現在什么樣,當他坐上了這個位子,他也是會變的。”
梅長蘇回答他:“陛下迷失在至尊之位,失了本心,但也不是人人皆會如此。”
在他看來,那個會不一樣的人,便是景琰吧。人人都以為,梅長蘇選定蕭景琰,只是因為他同為祁王舊人,可以站在相同的立場,為赤焰軍翻案。
其實不止。選定景琰,更因為了解,他知道那頭“水牛”,執著堅定,不輕易為權利功名改變初衷,不會像他的父皇一樣,一朝得勢,便翻臉不認人。
有時候,我也會懷疑,蕭景琰真的能永遠守住那赤子初心嗎,那高高在上的皇權,真的涼寒不了他自以為是的一腔熱血?可是,后來我又想明白了,縱使不能恒久,但他應該是守得最久的。
梁帝對高湛說:“你知道他不是我最優秀的兒子。”
是的,蕭景琰不是打江山的最佳人選,卻是守江山的最佳人選。
梅嶺一役,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與心性。
活潑的霓凰消失了,金陵多了個不讓須眉的巾幗英雄,那些繞床弄青梅,執手掛廊燈的輕快時光,一并再見了。
溫柔的夏冬不見了,金陵城多了個冷面無私的懸鏡司女掌使,那些秉燭添香,相看無厭的新婚時光,一并冰封了。
瀟灑的言闕不見了,金陵城多了個禮佛煉藥的言侯爺,那些兄弟無鬩,君臣坦誠的激揚時光,一劍封喉了。
唯獨沒有變的,是蕭景琰。該說的話照說,該做的事照做,該堅持的心性依然堅持。
明知不能替赤焰軍求情,依然求。明知不能就衛崢,依然選擇救。
他不知道何為明哲保身,自掃屋瓦。
這是蕭景琰最大的優點。
擇可為之事而為,是為聰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固然愚笨,但方為英雄。
性格是把雙刃劍。
蕭景琰不招人待見的性子,在人群里顯得極為孤獨,因為多數人喜歡聰明人。
然而,相反的,因為他孤獨,所以他暖。
蕭景琰清高“愚笨”的堅持,會讓人們在感嘆世態炎涼,人心涼薄之時,看到一絲人性的善意。而就是那一點雪中炭的善意,會讓無數落魄過的能人,誓死追隨。
做一個孤獨的人,沒有什么可恥的。因為孤獨而溫暖的我們,都是蕭景琰,在世人皆醒我獨醉的濁世里,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