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你的愛情觀跟《新時代女性》里的人物相同嗎?
郭抄:我不像電影里那么夢幻,我會樸實一點,我的愛情觀不是簡單的迷戀,光有錢和外表都不行,要彼此理解,要能夠包容。
廣州日報道:“最近有很多大導演都說你不應該當導演,說你破壞了導演這個行業,你怎么看?”
郭抄:“我覺得他們過時了!”
廣州日報的記者。。。。。
還真敢說呀,不過這才是郭抄呀!
“這就好像他們不懂我為什么拍物質一樣,“所有人都爭議我為什么強調拍物質的東西,其實物質是我想放到電影或者更大的層面去討論的東西,很多大導演偶爾失手,是他們不知道現在的電影觀眾群不斷更新換代,從上一代到了下一代。2003年的時候觀影平均年齡是25.7歲,但2009年已經變成21.7歲。21歲就是一個大學生,如果還用上一代的想法拍電影,當然會出問題。”
“為什么討論物質?我們上一代,他們的人生里面不存在物質這個概念的,都穿一樣的褲子,留一樣的發型,甚至吃的飯是一樣的,他們需要面對的是生存,但現在已經到了2009年,大部分人不會經歷生存的極限狀態.但人們依然有掙扎、痛苦,因為物質,因為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等等。”
郭抄:“《新時代女性》里講述的是從大學畢業到進入社會這中間劇烈轉變的過程,“大學里面大家都是公平的,但是當你畢業進入社會之后,人生觀和世界觀會像一個壇子一樣摔碎。”
郭抄總結道:“上一代電影人用老的電影觀念拍攝電影,沒有提供年輕人想看的電影,觀眾們會依然看老一輩電影人的電影,但他們會饑渴,會想要看年輕一點的電影!”
郭抄的這番采訪是真正的打臉了所有炮轟他的電影人!
不過,這就是郭抄,真正的百無禁忌,所向披靡,也正因此他才擁有無數的粉絲。很多人才把他當作自己的偶像,喜歡的就是他身上的這種叛逆。
郭抄知道該怎么迎合年輕人的心理,年輕人不就是這樣嘛,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不敬畏前輩,不尊重權威,他越是這樣說越是能夠得到年輕人的歡迎。
“郭抄霸氣!”
“霸氣側漏!”
“愛死郭抄了。”
“郭抄的電影肯定支持。”
“說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有些人已經過時了,自己還不知道。”
“說我們膚淺也好,追求物質也罷,就是喜歡《新時代女性》,我要省錢去看它,而且要多看幾次!”
“郭抄的《新時代女性》符合我們現代年輕人的價值觀,只是那些老頑固不認同罷了,只不過他們又算得了什么呢?”
……
導演賈生毫不客氣的批評藍天。
賈生:中國電影市場不成熟
賈生對此也毫不客氣地回應稱,中國觀眾的年齡段下降,其實是中國觀影市場不成熟。
賈生表示:“我們知道70多歲的伊斯特伍德從演員到導演,照樣拿奧斯卡獎,以斯皮爾伯格為代表的很多導演六七十歲都拍出了非常經典的電影,從電影史上看,其實所有大師的經典作品都是在五十歲以后,55歲到70歲之間創造的。中國如果說只有21歲或21點幾,那這就是個不成熟的觀眾群,如果只滿足這個市場的話,電影就變得單一了。”
徐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表示道:“以往國內外跨界導演的成功案例不少,但多數都得先從基層角色開始鍛煉,如今當導演們不再需要從跟組、導演助理、場工、編劇等一系列基層角色開始熬起,也缺乏導演技能的科班訓練,只要對電影有“感覺”了上手就來,作品就會顯得缺乏深度,故事講不好,段子來湊,或者用華麗的服飾與場景等“外圍”的東西把人唬住先!實在不行就用幾個高人氣的演員往上一擺就不怕沒人捧場,反正這年頭觀眾為了聽一首MV都愿意買票進電影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