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行廳堂內外一片寂靜。
鄭三生的話居然沒一人反駁,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無不是瞪大雙眼、屏住呼吸。所有人的胃口都被三生吊起,都想看看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就只見鄭三生伸手在蘇繡面上摸了一圈,突的從絹布上拔下來一樣東西,一根不起眼的針!
“各位!如果我告訴你們!我買的不是刺繡,而是插在絹布上的這根銀針呢?”
一根針?現場頓時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鄭三生突然來了這么一招,插在絹布上的一根針,幾乎蒙混過了所有人的視線!
戴老板、和剛、馮海鵬三位裁判也是齊刷刷的站了起身,同時屋外圍觀看熱鬧的群眾們也忍不住陣陣騷動。
“一根針?真的假的?這不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繡花針么?它能值幾個錢?這鄭三生還真當我們是傻子啊!”
“感覺這鄭三生就是把我們在當猴子耍啊!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寶貝,還從來沒聽說過哪根繡花針價值兩萬塊呢!”
鄭三生默不作聲,雙指夾著繡花針放在柜臺上,配上一只放大鏡。
在放大鏡的無限放大下,繡花針的情況就被放大了無數倍。
“各位看到沒有!這是一根銀質的繡花針,仔細看繡花針的針桿上還能看到細微的花紋紋路,紋路雖然簡單,但是在古代能夠在這么細微的針桿上刻下花紋紋路,絕不是一般的工匠能夠企及的!”
“請大家再來看,繡花針在絹布上落下的針孔痕跡!”三生抬頭指著絹布開口道:“這根針留下的針眼和我們普通的針眼有明顯的區別,尋常的繡花針是針頭細、針桿粗、留下的痕跡則是正圓形狀的針眼!而我們再來看這根針留下的針眼如何!”
三生特別用放大鏡,將針眼部位放大出來,這個時候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如同花蕊四開的針孔,跟正圓形的針孔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對比。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和剛老師突然一拍腦門反應了過來:“這種針孔我見過!我見過!起源于清朝乾隆時期,是后宮繡工刺繡龍袍、鳳袍、繡袍專用的針,我在一本歷史史冊上見過!名叫鳳……鳳……”
“叫鳳起針!”鄭三生應聲接話說道:“鳳起針在清朝時期有著非常特別的寓意,因為它是花開富貴的針孔,寓意尤為吉祥,所以后宮時期就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件龍袍、鳳袍、妃子袍、開工的第一針必須要用到風起針來刺繡!同樣在袍子完工的最后一針,也必須要用鳳起針來收尾,如果各位不信,可以去故宮博物館去看看,每一件袍子的第一針和最后一針,必須是鳳起針留下來的花開針孔!”
三生的視線再次回到眼前的《嫦娥奔月》上:“攤位老板娘的這幅作品之所以看起來歪歪扭扭,那是因為她從始至終用的都是鳳起針,鳳起針的落孔雖然好看,但卻需要繡工用盡全力才能刺下去一針,也正是因為絹布上到處都是《花開富貴》的圓孔,這才讓我注意到了這根鳳起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