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山志得意滿的看著評委四人鑒定完之后回到了評委席,緊接著便是其余的參賽者品鑒。
待到眾人都歸位之后,按照流程來說應該是到了評委講解點評的環節。之前的幾個物件流程都是如此。
而且每當這個時候評委們就會根據物件的種類穿插著講解一些古玩鑒賞方面的知識,也算是一種古玩文化的推廣以及普及。
尤其是沈和章老爺子,他學識豐富,語言詼諧,文化典故信手拈來,不少見解就連鄭三生都聽的獲益匪淺。
這個環節中,一般都是由李慶賀教授拋磚引玉,沈老穿插著補充一些細節,戴老板和方洛也只是偶爾發表一下各自對于物件的看法。
可這次,這件嘉慶粉彩纏枝花卉梅瓶到了評鑒環節,四位評委卻是沒人開口。
李慶賀眼觀鼻心的神游著,沈老低垂著眼眉似是累著了在休息,戴老板坐在那兒笑呵呵的可就是不說話。方洛倒是有些躍躍欲試的感覺,不過看其他人沒有開口,一時間也沒說話。
畢竟是直播,方洛無論從資歷還是地位上來說都比其他三人差了不是一截半點,他要是貿然開口也落不到好。
這就把張正山給晾在了原地,氣氛尷尬的幾乎能讓人用腳指頭摳地。
鄭三生冷眼看著覺得有些好笑,張正山這純粹就是自找的,帶個鑒定證書過來打的不就是評委的臉么,所謂不作就不會死說的就是他這種人。
關鍵時刻還是葉涼衣開口救了場。
“看來大家都被這尊嘉慶粉彩纏枝花卉梅瓶的美所折服了呀,不如請咱們的評委老師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件梅瓶,也好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到它的價值所在。”
葉涼衣開了口,大會總還是要繼續下去的,李慶賀教授笑了笑開口道:
“這的確是清朝嘉慶年間的物件,一般來說流傳在古玩市場上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的物件,杯子、碗、筆洗啊之類的,像梅瓶這么大件的還是少見的。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李慶賀教授寥寥數語就講完了,很顯然沒有深入講下去的意思,而沈老則是繼續低垂著眼眉沒太多精神的樣子,很明顯沒有說話的欲望。
反倒是方洛,在李慶賀開口之后便有了躍躍欲試的神色。李慶賀話音剛落他就迫不及待講了起來。
“嘉慶朝的瓷器以粉彩為主,此梅瓶口沿描金,黃地如意云頭紋在下環視一周,瓶身以八寶紋為主,其間又以纏枝蓮穿插,紋飾繁而不亂,繪畫工藝精細具有立體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這番話說的張正山是眉開眼笑,忍不住大聲恭維:“方老師不愧是華夏收藏家協會的會長,果然知識淵博,獨具慧眼。”
到了張正山嘴里,那副會長的副字就已經完全的消失不見了。
方洛連連搖手,臉上卻是掩不住的得意。
“不敢當不敢當,我說起來也只是個古玩界的稚童而已,跟各位前輩比前來還差的遠……主要還是張老板帶來的這件梅瓶屬于大開門的物件,本身就是好東西,這才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眼看著這兩位在臺上都快聊上了,商業互吹的讓人都聽不下去了,葉涼衣連忙再次控場。
“好,我們已經欣賞過張老板帶過來的這件精美梅瓶了,那么有請我們評委老師商量一下,給出最終的報價。這件粉彩纏枝花卉梅瓶最終能夠得到什么樣的估價呢,讓我們敬請期待!”
四位評委隨之聚在一起商量起了估價。只是過程比較之前略微的久了一些。
現場的麥克風此刻是閉麥的狀態,但從幾人,尤其是方洛的反應來看,對這件物件的估價似乎頗有些爭議。
許久之后,戴老板在紙上寫下數字裝在信封內交給了葉涼衣。
葉涼衣打開信封看了一眼,只一眼,那雙眼眸便瞪的老大的,眉頭都驚訝的挑了起來。
“我們評委老師已經給出了最終的估價,價格為104萬!恭喜我們博古軒的張正山老板,暫時位居第二!”
“這,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