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流英點了點頭,胸中有一股堅定,道:“好,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里,大午國和區慈國的政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歷史飛躍式向前邁進。
首先是大午國,無恙的軍隊除了大部分駐扎在恒川河平原地區,其余的占領了原本屬于東部邊防軍蓬特大帥的勢力范圍。大午國內都知道區慈入侵的事情,紛紛譴責蓬特,而對于守住了大午領土完整的無恙和秦正長萬軍等人,大家都視之為英雄,各地紛紛擁護。尤其是東部的居民,紛紛加入無恙和幾位萬軍的聯軍之中。原本幾位萬軍出兵東部是預計有很大傷亡的,結果只在攻打蓬特東部留守部隊的時候,出了點小意外,死了幾個兄弟。軍隊幾乎是以威懾力,就取得了控制權。而且,占領東部之后,無恙的軍隊還得到了大多數大午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又增加了許多兵力,逐漸在大午的內戰中處于了有利地位。
區慈在入侵大午失敗后,朝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是先頭部隊主帥和副帥因為私斗而死,讓整個區慈軍隊的威信顏面掃地;后有區慈發動大規模的討伐軍,沒有達成任何目標,反而落得一個侵略戰敗的臭名。
區慈王得知軍隊戰敗的消息后,一下蒼老了十歲,悔不當初,終于臥床不起,最終郁郁而終。臨死前,他幡然醒悟,下令釋放了他的弟弟和反對派,并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弟弟。而原本的區慈王爺,則順禮成章地登基成為新的區慈王。
新王登基,朝局也發生了變化。原本支持出兵的人,有人繼續得到了新王的信重,比如戍西侯,他的氣運就是沒有說的好,既沒有追究戰敗的責任,也沒有剝奪爵位,一切如常,只不過,新王給了一道命令:不得與大午交惡。原本跟隨著王爺的一干人等,比如莫干大將,盧革參謀、肖競、肖端等,不僅自己得到了重用,連他們的家人朋友也得到了器重,一時風光無限。
當然也有壞下場的,比如梅公赟國舅一家。他家兩子一年內先后而死,成了無后之人。連他依仗的先王生前最寵幸的妹妹梅貴妃,先王去世之時,也被指定賜死殉葬。梅家一夜之間大勢皆去,落井下石,揭發檢舉的人不勝枚舉。梅國舅一家及其主要門生被一網打盡,悉數多年惡行,被游街斬首示眾。
區慈入侵事件三年后,經歷了消滅蓬特,鎮壓秦正長萬軍長叛變等一系列事件,無恙逐漸完成了大午的統一,登基成為大午新的國君。馮流英因為多次救護國君有功,且在關鍵時刻成為帝國強大的威懾后盾,被奉為國師,無極宗則被尊為大午國宗。
無恙登基后的第一時間,就獲得了八澤國和區慈國國君的祝賀。兩國都表示愿意與新的大午帝國建立新的國家關系,并協商解決爭議問題。兩國大使在見了大午新王之后,都對大午王的年輕和英明睿智所震撼,將大午王的問候傳達給了兩國高層。
不久之后,大午王與區慈王達成了關于恒川平原領土爭議的協議,并簽署了著名的平等條約《恒午索拉條約》。在條約中,大午和區慈明確了兩國關于恒川平原的領土劃分。通過對恒川河三角洲眾多島嶼及土地與各自無爭議領土的距離遠近,確定了島嶼的歸屬問題。雙方各有讓步,最終達成了共識。各自繪制了新的國家地圖,并在兩國之間進行宣傳普及。
《恒午索拉條約》簽訂的時間,正好是在春節前夕,得到協議簽訂的消息這一段時間,兩國居民普天同慶,日日歌舞,游街竄市,在恒川河兩岸競相釋放煙花爆竹,喜迎和平到來,喜慶歡呼持續了半月之久后才逐漸平息。
大午帝國成立半年后,星回大陸三國的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之下。三國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貿易往來增多,紛爭基本消除,民力逐漸恢復,一片盛世將臨的景象。
大午和區慈人民過上了難得的新生活,這本來該是一件值得值得所有人歡喜的事情。但大多數仙宗之人卻高興不起來。隨著魔宗的覆滅,大午無極宗的強勢崛起,三國仙宗內部的矛盾逐漸凸顯,一場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隱隱有就要爆發的跡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