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令人絕望的物證,已經足夠證明他們這些時日的爾虞我詐,死里逃生,都是白忙活一場。有的人心中升起一絲怒意,有人已經開始準備調查那年青人的身份,可惜,卻無從查起。
大家相互問詢,又發現一個驚人事實:幾乎所有參與者,包括漁村村民,無一例外的記不清那青年的相貌。哪怕是負責驗收憑據的城主府府臣,他可是親眼見過那位年青人的,卻完全說不出他的相貌。大家現在知道的,僅僅是一名十八九歲的青年除掉了海妖,至于他高瘦幾分,相貌如何,全無提及。
漁村的民眾看到通告的頭幾天,心中還充斥著畏懼,沒人敢出海打漁,生怕那海妖再次出現。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依舊沒人敢做這下海的第一人。這些漁民祖輩為漁,與大海打交道,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死于風雨和溺水,那是技術經驗不到家,毫不足惜。但若是死于妖怪這種他們完全對付不了的存在,就有些可惜和不值了。終于,饑餓迫人站了出來。有人吼出了那句豪言壯語:“大不了一死,總好過窩窩囊囊餓死。”
那人開了個好頭,在差不多一個季度的休漁期后,小船滿載魚蝦而歸。此后,大家都不再懼怕,紛紛理網修船,日子逐漸恢復正常。
自公告那天起,漁村中就開始流傳著青年獵殺海妖的故事。后來云中子大師游歷此地,覺得此地甚美,便搜集了村民口中各種出海打漁的故事,并將十八九歲青年獵殺海妖的故事添油加醋,寫成了小說。在小說中,云中子大師將此地美化了一番,小說中將這個不知名的漁村叫做海仙村,而那離岸一里外的巨石,被叫做立仙石。
小說一時間在海澤府一代廣為流傳,以至于大家紛紛向往到這個漁村參觀,想瞻仰一番仙人蹤跡。有不少人來到此地之后,才發現此地風景異常優美,而且氣候宜人,久而久之,原本不起眼的漁村,竟然成為觀光旅游的勝地。
海澤府城主陸客也看到了此地發展的潛力,索性就根據云中子大師的小說,給漁村命名為海仙村,而那巨石,就叫立仙石。
為了紀念這一真實事跡,陸客城主憑著村民依稀的記憶,著工匠在海仙村的山上,打造了亭臺樓閣,閣樓就叫海仙閣,亭子就叫海仙亭。陸客作為政治家,目光肯定不僅僅是紀念那么長遠,他其實就是為了將此地打造成更加完善的旅游觀光之地,好方便自己和其他官場的顯貴來此處觀賞風景。他還命能工巧匠還打造了海仙真人銅像,至于相貌,大家眾說紛紜,就好像真真切切記得似的,只好由陸客最后拍板。陸客的決定就很有深意了,他認為海仙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此地打響名頭,長相如何并不重要,哪怕他真人長得奇丑無比,也要怎么好看怎么雕刻。神仙,就應該是完美的化身。
陸客此舉也帶著點私心,其人做事風格獨特,大家都私下都稱他為留名城主,因為,所有他參與的事情,都要留下自己的名字。此次海仙銅像、海仙閣、海仙亭等建筑雕塑,他都會落款文字,其中幾乎一次不落地記載著一句“海澤府城主陸客”。
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個性鮮明且極其英明的城主。他在任時的海澤府,是八澤國最富有的城市,連首都沁澤城都比不過。其人審美品位甚佳,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品鑒大家,許多人慕其名到他留下烙印的風景名勝觀光,堪稱一代傳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