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求財,自古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等到戰鼓一響,就是黃金萬兩。
若說搶地盤,這方圓千里的合歡山地界,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鬼蜮之地,在此落腳扎根開辟洞府、營寨的,不是妖便是鬼,導致天地間布滿了濃重的陰煞濁氣,瘴氣腥穢,對于野修而言,還好說,自有手段剝離出其中的靈氣,可是陽間的凡俗夫子,只說那山腳豐樂鎮的陽間人,有幾個長壽的?以及那些習慣了躺著享福的譜牒仙師,即便搶占了這塊地盤,能做什么,一個個細皮嫩肉金枝玉葉的,遭得住這份罪受?就是雞肋,各國朝廷和金闕派,與那些山水神祇驅逐濁氣,舉辦水陸法會,開壇齋醮,怎么算賬,各國都是一筆虧本買賣。
不少客人都開始猜測,莫非是被趙浮陽這廝給殃及池魚了,有無可能,是這位府君暗中做了什么天怨人怒的勾當,才惹來柳氏幾個朝廷同時震怒?再說了,氤氳府寶庫內私藏了三方傳國寶璽,死活不愿意交給青杏國柳氏?是不是合力做掉趙浮陽和那虞醇脂,就可以息事寧人?只是有此念頭的,再一想,便絕了這份心思,不說如何才能宰掉兩位金丹地仙,只說即便僥幸成功了,之后跟金闕派程虔、天曹郡張氏如何打交道,便是天大的難題,隨便想一想,就頭疼欲裂,委實是不擅長打官腔。畢竟哪怕沒領教過,也都曾聽說一二,那山上有祖師堂的,跟山下的朝廷官場,都喜歡說些彎來繞去,云里霧里的言語,偏偏不喜歡說人話。況且對方會不會被過河拆橋,還不好說,以那些譜牒仙師喜歡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尿性,不用懷疑,肯定做得出來。對付他們這幫不入流的山澤野修,譜牒修士豈會心慈手軟,多殺幾個算什么?
那個曾是地方淫祠水神出身的“黑龍仙君”,皺緊眉頭,捻須沉吟片刻,以心聲詢問趙浮陽,“趙府尊,會不會是幾方勢力在虛張聲勢,真實意圖,還是不費一兵一卒,就想要讓我們低頭服軟,主動求和,割地賠款?此外比如天曹郡張氏,先前大敗而退,在趙府尊手上吃了個大虧,栽了跟頭,通過這次,就好在山上,找回點場子了?”
其實言下之意,就是押注程虔、張筇他們會不會見好就收。
若是如此,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割地?合歡山外圍山水,劃撥出去便是了,給錢?今夜合歡山,頗有幾個家境殷實、財庫豐厚的洞府山頭。
記得那大驪藩屬黃庭國境內,有位金玉譜牒不算太高的河神,卻說了句膾炙人口的金玉良言,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趙浮陽以心聲說道:“實不相瞞,程虔張筇他們,胃口很大,是篤定要將我們包餃子吃掉了,不太介意是否燙嘴。”
若說野修行事無忌,不講半點公理,國與國之間的廟算,便有道義可言了?
那個猿猱道上的妖王唐琨,條條青筋蟠現于手背和胳膊,如蚯蚓狀顫動不停,仰頭喝完一整壺仙家酒釀,再將酒壺狠狠砸在地上,摔了個粉碎,它大聲獰笑道:“咱們只需占據合歡山,聽從兩位府君調令,痛痛快快,殺他們個以正統自居的神與仙!”
如此疾言厲色,豪言壯語,它心中卻想,自己與一位前些年得了一國朝廷封正的新山神,早年關系不俗,經常推杯換盞的,若是明早在豐樂鎮那邊廝殺混戰起來,自己臨陣倒戈,不敢奢望做掉趙浮陽這樣的地仙,尋個機會,宰了李梃這般貨色,能否憑借戰功,換取一樁富貴?經好友引薦,幫忙與某個朝廷代為緩頰,在某尊小國山君麾下當個護法山神?
趙浮陽站在圍廊中央的圓心地界,移動腳步,雙手抱拳,與各方客人紛紛行禮,這才繼續朗聲說道:“諸位莫急,容趙某人一一道來,首先,大家都很奇怪,為何要選擇此時圍剿我們合歡山,理由其實很簡單,青杏國柳氏皇帝和護國真人程虔,為了讓那個太子將來能夠順利繼承大統,此次及冠禮,請來了一位分量足夠重的貴客,至于是對方到底是什么身份,按照我剛剛得手的一份隱蔽諜報,暫時有兩個說法,一種是程虔走了趟南澗國,說服了神誥宗某位祖師爺下山觀禮,還有一種說法,是云林姜氏有高人愿意出席典禮,我猜測不管是誰,可能私底下都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求青杏國柳氏或是金闕派,必須鏟除合歡山。”
陸沉忍俊不禁,以心聲調侃道:“除了膽子不夠大,趙府君的這個說法,就沒啥毛病了,合情合理,有理有據。”
陳平安也忍不住笑道:“而且趙浮陽還不算滿嘴潑糞,即便傳到神誥宗和云林姜氏的耳朵里,恐怕都不覺得是什么栽贓,反而是句好話。”
老嫗以心聲詢問,“湘君祖師,趙浮陽所說,可是真有其事?”
湘君思量片刻,“恐怕不是空穴來風。要說程虔和張筇,請得動神誥宗某位祖師,倒是不算什么怪事。”
當年在大驪陪都戰場,程虔和張筇都是立下過戰功的。
溫仔細翹著二郎腿,背靠椅子,雙手抱住后腦勺,沒有動用心聲言語,只是稍微壓低嗓音,他滿臉譏諷神色,懶洋洋道:“神誥宗某位祖師堂大人物?云林姜氏嫡系子弟?怎么不干脆搬出正陽山竹皇、風雷園黃河這樣的劍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