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狗唉了一聲,善解人意道“看來山主是想山主夫人了。”
小陌滿眼笑意,點點頭,難得附和謝狗一次,“人之常情,沒什么難為情的。”
“都閉嘴。”
走在他們中間的陳平安,好像惱羞成怒了,伸手探臂環住小陌的脖子,一手按住謝狗頭頂的貂帽。
這幅畫面,看得火神廟葡萄架下的封姨,只覺得大開眼界。
道路上,小陌滿臉微笑,謝狗抿嘴繃著臉,陳平安很不暮氣沉沉,一如少年。
坐在石磴上邊的封姨合上書籍,她有些羨慕他們。
不管是誰,先躋身了十四境,其余兩位,不管在何處,哪座天下,若有難關要過,肯定是劍光先至,稍等片刻,劍修隨后就到。
陳平安沒有讓魏山君幫忙,而是選擇乘坐一條渡船返回牛角渡,畢竟魏神君當下肯定在忙著舉辦一場夜游宴呢。
晚上,陳平安拉上小陌一起坐在渡船屋頂喝酒,謝狗去買了幾份下酒菜,坐在小陌身邊,她埋怨不已,價格也太坑人點。
謝狗喝酒最為豪邁,勸酒本事又不行,她很快就后仰倒去,說不能再喝了,再喝就要她笑哈哈望著小陌。
明月皎皎又團圓,月光長長照離人。
云過掩月,朦朦朧朧。
小陌捻起一粒花生米,細細嚼著,以心聲問道“公子最近經常忘記什么,與人對話才重新想起,是為了閉關做準備”
陳平安笑著點頭,“念頭生念頭,一路自然生發如百花綻放,很難,但是要想一念不起,也很難。你隨便問我個問題,比如我們在大驪京城的所見所聞。”
小陌笑問道“公子這會兒還記得那句贈言嗎”
心湖內如釣魚。
魚鉤魚餌是“贈言”一詞。
一收竿如起魚。
陳平安便記起了關于這句話的一長串記憶。
陳平安笑著點點頭。
文廟的這句贈言,出自自家先生的天論篇。
是那句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但是很快陳平安就忘了,是當真忘得干干凈凈了,陳平安搖了搖頭,沒有多想。
小陌也沒有繼續多說什么,舉起酒杯,陳平安與之輕輕磕碰,笑道“喝酒一事,杯不如碗。”
天邊云開月更明。
陳平安道心之中。
一雙金色眼眸的自己,他在那些名為“遺忘”的關隘之上,蹦蹦跳跳,好似稚童玩著跳方格的游戲。
在那青冥天下的一座小道觀之內。
陳叢,原來是我,陳平安。常伯,原來是你,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