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這么罵下去,小心馬瞻翻臉。
他媽的,翻臉就翻臉,我打不過師兄崔瀺,還打不過一個馬瞻
那你繼續罵,師兄我可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倆吵架的,不是各自唾沫四濺,就是吵到最后,腦袋頂著腦袋,君倩師兄都見識過。陳平安說道“馬瞻,我問你,你為何要苦苦糾結于是否原諒自己,或是被他人原諒崔師兄要的就是你這輩子都不去想著原諒自己,甚至不管你以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好的、正確的、能夠讓你良心可以好受些的事情,都要堅持不去原諒曾經犯過錯的自己,唯有這樣的馬瞻,才真正值得他崔瀺和你馬瞻的先生,去原諒
啊。”
馬瞻一團漿糊,呆滯無言,真是這樣嗎就只是這么簡單嗎可好像又很難,并不簡單
陳平安說道“我們先生曾言,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那么在我看來,言與默,說與不說,理與行,做與不做,都是要兩兩一致的,做到了,就是醇儒,不必文廟那邊給身份,送頭銜,就已經是正人君子,小到個人
,門戶,家族,大到書院,郡縣,一國,天下,想來都是如此,此理無二理。”
“首先,犯錯之錯,能改就改,錯了一錯就改一錯,事上改錯,心上認錯。”“其次,若是錯無改錯的機會了,確定已定成局,絕不可自欺欺人,將錯就錯,在心與事上輕輕揭過。而是盡量補救,事后永遠不去自我寬恕,不去想著原諒自己
,絕不就此翻篇,要一直為此愧疚,且難受著。”
“人心之上,公私需分明,對錯是非,同樣不可加減。錯一即是一錯,所謂補救,先讓自己不去犯同樣的錯誤,此外更需要對二對三,乃至于對十對百。”
“最后。”
陳平安說到這里,笑道“最后是如何,你自己想去。”
君倩仔細聽著,其實一直在點頭。
馬瞻正衣襟,神色肅穆,先挺直腰桿,再與陳平安作揖。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剛想要作揖還禮,卻被君倩伸手抓住胳膊,搖搖頭,示意不用還禮,同理,你且受著。
陳平安這才站在原地,受了對方這鄭重其事的作揖一禮。
君倩以心聲笑道“這些道理,說得不錯。”
陳平安長舒出一口氣,同樣以心聲笑道“畢竟是先生的關門弟子,再說了,我如今的學生,茫茫多。”
就是跑了三個學塾蒙童,虧得小米粒暫時不知此事。
不行,趙樹下還好,是知曉自家門風的,但是忘記提醒寧吉了,他可不知道小米粒打探消息的能耐,自己得趕緊回去。
裴錢曾經泄露過一個秘密,其實小米粒有本秘不示人的寶典,其實就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文字內容不多,但都是她如何當好耳報神的心得,今天寫幾個字,明天寫個成語或是一句話,反正每次只寫一頁,積少成多,也快半本了。比如那本秘籍上,開篇第一頁,就只是寫著“多看多聽且少說,切記切記”勤串門,多走動,察言觀色,眼觀八面耳聽四方,旁敲側擊,顧左右而言他兵書有三十六計,只要爭取每天學成一條計策,三十六天過后了不得哇哇哇備注必須多寫幾個哇,更能激勵自己以誠待人,不說假話,但是必須虛實不
定,讓人摸不著頭腦落魄山的山門口桌子那邊,小米粒聽著好人山主一位新收學生的幾句無心之語,她皺著兩條小眉毛,氣呼呼道“火大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