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邊境,一個小國的潁川郡內,有一座地處偏遠的小道觀,名為靈境觀。
夜幕里,身穿棉布道袍、腳踩一雙老棉鞋的少年,推開常伯的屋門,大搖大擺走入屋內。
桌上一盞油燈,一碟花生米。
老人斜了一眼少年,沒有作聲,繼續看自己的書。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不過現在說這個,好像還為時尚早。
老人將碟子往少年那邊推了推。
陳叢伸手捻起一粒花生米丟入嘴里,瞥了眼常伯手里的那本舊書籍,好奇問道“翻來覆去看,都多少遍了,有意思么。”
常伯神色淡然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陳叢不耐煩聽這些空泛道理,笑嘻嘻道“常伯,勞累一天了,肩膀酸不酸,我給你揉揉”
常伯沒好氣道“少跟我來這一套,有屁快放。”
陳叢到底還是少年心性,打趣道“常伯,咱們相依為命這么多年了,可都沒走親戚串門,那么你就我這么一個親戚晚輩了吧有沒有那種壓箱底的值錢物件啊我也不貪你這個,就是拿出來瞧瞧,過過眼癮,長長見識。”
常伯笑道“反正屋子就這么點地方,盡管自己找去,隨便你小子翻箱倒柜。找得出來,都算你本事,只要值點錢的,就都歸你了。”
陳叢趴在桌上,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道“常伯,咱們家這么寒酸,在道觀也攢不下幾個錢,以后我可咋找媳婦啊。”
常伯忍住笑道“你要是敢在這邊找一個,就算你本事大發了。是這個。”
陳叢斜眼望去,常伯朝自己豎起大拇指,滿臉促狹笑意。
少年便埋怨道“老不正經。”
老人伸手一拍少年腦袋,“跟你說多少遍了,沒大沒小,難怪當不成讀書種子。”
陳叢繼續趴著,攤開手,一只手敲打著桌面,嘿嘿笑道“讀書種子那不得是天生的啊,常伯,給句準話,是希望我當那難如登天的正式授箓道官,還是退而求其,給你考個狀元好光耀門楣啊事先說好了啊,我可沒那本事,所以千萬別抱期望,省得一天比一天失望,咱倆大眼瞪小眼的,每天長吁短嘆,到時候你煩我也煩,多不得勁兒,對吧”
“隨遇而安就可以。”
老人神色慈祥,點點頭,捻指挑了挑燈花,笑道“不失望,很好了。”
陳叢輕聲問道“常伯,你多大歲數了。”
常伯看了眼少年,笑道“暫時還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