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于玄的這份良苦用心,陳平安心有戚戚然。于玄今日之境況煩憂,不就是落魄山和青萍劍宗來日之必然
小門派擔心青黃不接,祖師堂香火不旺。弟子,錢財,天材地寶,靈器外物,道書秘笈,只求多多益善。
大宗門,也會憂心弟子們良莠不齊,道場繁蕪,顧此失彼,人心渙散,擔心那些好苗子,一著不慎誤入歧途,求道不真。
于玄是要他這個陳道友,做那惡人,來當砥礪那些兒孫輩道心的磨石。
陳平安很默契就接下了這份苦差事,于老真人花錢買道心,陳平安何嘗不是一種未雨綢繆的預演和練手
何況還不用花錢。
在陳平安眼中,這些身份清貴、當得起仙苗美譽的道士,其實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斗然派的道士田宮,愿意為了經緯觀的垢道人,第一個公開撕破臉皮。好不好陳平安當時差點就要給他豎大拇指。
那文霞覺得他陳平安那般作派,惹人厭煩,令人作嘔好不好陳平安覺得簡直就是太有道理了,她如此想,好得很
猶有一撥年輕道士,坐在那邊,好像就是在等著久聞大名的陳山主,到底是否有真本事,配得上那些傳聞和事跡。
陳平安內心深處,非但沒有任何芥蒂,反而覺得他們的態度就該如此。
當然,如香童這樣的,另說。
至于又屬于例外的丁道士,尤其是天君“值夜”薛直歲,飛仙宮這一脈,規矩太重。
規矩當然必須得有,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過重,就會過猶不及。道士天性,束縛一多,舒展就少。
身心不得舒展,如何天人合一
大體而言,這場坐而論道,陳平安不外乎有錯糾錯,雕琢璞玉。與那好上加好。
說是傳道,其實不至于,陳平安臉皮還沒有厚到這個份上,讓他們見識見識什么叫“江湖險惡”,倒是名副其實,當仁不讓。
于玄,教得出一樹開五花,教得出絕大多數道士都是持身端正,卻未必猶有更多精力,教得了所有的“一個再傳弟子的香童”,“太羹福地的丁道士”。
陳平安一個外人,興許反而教得了近在眼前的外人香童,丁道士,也一樣未必教得出一座“經緯觀”,一位“垢道人”。
于玄給了一份問卷,正確答案是公開的。陳平安給出一個詳細具體的解題過程就行。
于道友,陳道友。
相互間以道友相稱,可不是什么客氣話。
一個是信得過對方,一個是自信擔得起。
再一次“醒來”,隨陳平安一同作壁上觀的薛天君率先起身,打了個稽首。
這一次就算是那香童,也跟著起身,老老實實行了個稽首禮,才撂狠話,只是略顯色厲內荏,“依舊不服。”最不服氣的那個桃符山鶴背峰香童,還有如今一想到符箓就頭疼的斗然派白鳳,以及想要與陳山主多請教請教的飛仙宮魯壁魚,這三位道士,他們都愿意留在落
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