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或是在上古甚至是遠古歲月里就開始修行的“老不死”,或是古物成精,孕育出一點真靈,化作人形,走上修道路。神異之屬,多是神靈轉世或是某位大修士“轉身”。
毛錐說道:“見了面,自己問。”
南墻嫣然笑道:“既然無法使用仙術看穿他們的障眼法,就當是猜燈謎了,也挺有意思的。”
毛錐瞇起眼,不知為何,臨時改變了主意,與身邊尹仙說道:“尹仙,傳下話去,準許他們上山便是,見一面聊幾句。”
真是魚龍混雜了,十余人數的這支結伴游山隊伍,推敲深究其家族、道場來歷,竟然至少有四處之多。
他倒要看看,是那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大放厥詞。還是真才實學,有的放矢。
尹仙面有難色,此地如何待客一事,從無定例。只說毛錐升任宮主,前來道賀之人,一個都無,這在山上,實屬孤例。
毛錐說道:“無妨,去我宅子落腳便是了。”
尹仙松了口氣,如此一來,華陽宮的禮數是十分足夠了。
這支真可謂是魚龍混雜的登山隊伍中,弘農楊氏有一雙姐弟,隨行侍女兩位,護道扈從一位。
姐弟在山門那邊投牒的明面身份,顯示他們如今都非道官,楊徵,楊?。少年的名字,不是一般的生僻。
頭戴冪籬的女子,雖然面容被遮掩,身姿曼妙。一旁有侍女輕搖折扇,扇面描繪枝頭喜鵲,寓意喜上眉梢。
俊美少年,頭戴一頂三山冠,身穿一件清爽的深紫直掇,腰系絳。楊?神色倨傲,看人喜好斜睨,幾乎少有正眼看人的時候。
這會兒他正拿出一種昵稱為“笑靨兒”的油面蜜糖吃食,孝敬給姐姐,后者掀起冪籬一角,輕輕嚼著。
兩位侍女,一位面容柔媚,卻結束如男子,穿雜色錦繡金絲窄袍,她腰間蹀躞所懸的一把短刀,極為惹眼。賜姓楊,名玉篇。
另外那位侍女被稱呼為露珠,手持團扇,瞧著年齡稍長幾歲,她只是容貌清秀而已,戴小帽,外著黃繡寬衫,內穿青窄衣。
離著他們幾位稍遠,有個神色木訥的精瘦漢子,好似要將楊氏姐弟與那撥一同登山的“閑雜人等”隔開。真實面目,則是一位身穿五色甲胄、覆面甲以遮容貌的挎劍之士,身材魁梧,衣甲纏繞有古禮制錦?蛇樣式的華麗束帶,作古代將軍狀,腳穿一雙好似朝靴的云頭履。
他們之外,還有兩位楊氏清客,老翁面相清奇,三綹長髯,眉眼狹長,如祠廟中神鬼塑像,有森森古意。
身邊中年男子,似是弟子身份,神色拘謹,視線總是忍不住往那持扇侍女身上瞥去。
猶有姓氏各異的姐弟三人,其中叫商角的男子,帶著一個叫“小丙”的伴讀書童,徐斷與那身材精悍、沉默寡言的赤臉男子,是多年好友,相約此次結伴游山。本來他們幾個是沒打算施展障眼法、用虛假關牒的,只是跟著弘農楊氏子弟一起登山,
小書童病懨懨的,無精打采。好似山中清涼,教人昏昏欲睡。
那紅臉漢子以心聲說道:“三弟,來時路上,在一處毫不起眼的貧瘠山野,遇見了個世外高人,真正的隱士。”
商角不以為意,“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的貨色?”
紅臉漢子說道:“有過一番試探,反正境界比我高。照理說不該如此冒失,實在是忍不住,虧得對方脾氣好,沒有在意,擱在外邊世道,估計就要打一架了,他好像不太擅長與人斗法,但是境界擺在那邊,我若是無法做到一擊斃命,肯定就要被他耗死。”
商角聞言震驚道:“境界比你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