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的道士有登壇的跡象。”
白發童子還是心寬,不小心天塌下也好,無意間地起法壇也罷,自有隱官老祖扛著。
耍了一招白蛇抖鱗的樁架,白發童子晃了晃胳膊,就咱這小胳膊細腿的,不幫倒忙不拖后腿,只管給隱官老祖吶喊助威便是。
田仙一向心直口快,以心聲與道侶說道:“雖然這么說有點不厚道,可我總覺得這個編譜官,好像腦子有點不正常,言行舉止都很奇怪,你不覺得嗎?”
晏后道笑著解釋一句,“自古奇人配異事,歷來異士自怪誕,我們見怪不怪就好了。”
田仙想了想,“也對。”
到了鶯語峰演武場那邊,聶翠娥他們看見了正在走樁練拳的少年少女們,然后就看到茅屋檐下的竹椅板凳上邊坐著一溜兒人物,有蹺二郎腿的,有叼牙簽拍肚子的,有兩眼放空神游物外的,尤其還有個青衣童子,獨獨站著,正在給一個邋遢漢子揉肩敲背,拿手肘抵住肩頭,詢問大風兄弟,老弟力道如何,輕了重了必須知會一聲……
聶翠娥的注意力自然在那青衣童子身上,看他穿著,法袍顏色,莫非是那位景清老祖……的座下童子?!
白發童子雙手叉腰,朝檐下那邊喊道:“這位滿魄道友,聶姐姐,要見一見景清祖師。其余幾位,都是貨真價實的自家人,咱們山主欽點的客卿供奉,不得怠慢了。景清祖師何在?!”
那邊頓時面面相覷,然后只見那位青衣小童,捧腹大笑,笑得眼淚都快要蹦出來了。
陳靈均被鄭大風抬手一拍腦袋,“貴客登門,還是指名道姓的,有點正形!”
鄭大風瞧見了聶翠娥,便有些挪不開眼了,竹椅燙屁股似的,火速站起身,潤了潤嗓子,正要開口說話,發現挨了一巴掌的陳靈均還在傻了吧唧大笑不已,鄭大風急啊,便是一板栗敲下去,打得陳靈均抱頭,鄭大風壓低嗓音說道:“我有直覺,喝不喝得喜酒,全靠兄弟你這次肯不肯搭把手了!”
陳靈均立即挺直腰桿,收起笑聲。畢竟他馬上就要帶著小米粒下山游歷了,這不就趕來這邊跟見多識廣的鄭大風請教請教,至于溫宗師跟鐘第一的江湖經驗,聊勝于無吧。
不知為何,剎那之間,聶翠娥竟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萬萬想不到眼前這位“青衣童子”,便是師尊要她小心再小心“覲見”的那尊景清祖師。
她無法想象,多高的境界,多深的道力,才能做到如此嬉笑怒罵,游戲紅塵,皆是合乎自然,心外全無一物?
陳靈均以心聲詢問白發童子,這伙人是什么來路。白發童子只說不清楚,瞧著點子扎手。
陳靈均雙手負后,裝模作樣問了一句,“敢問滿魄道友,找我何事?”
莫非是北俱蘆洲那邊嬰兒山雷神宅修士,興師問罪,登門討債了?可那筆賬不是結清了嗎?
他帶著聶翠娥走出演武場,說是我們邊走邊聊。主要還是怕在鄭大風他們跟前出糗,鬧笑話。
本該先跟隨華清恭他們幾個登山落腳,再假裝山中與景清祖師偶遇一場,搬出師尊,邀請對方去青宮山做客……全因為她的道心不濟給搞砸了,聶翠娥心情惴惴,小心翼翼字斟句酌,打了一番腹稿,以心聲說道:“晚輩的師尊青宮太保,從貴地回到山中,師尊對景清祖師甚是想念,不過師尊覺得若只是飛劍傳信遞請帖,顯得過于輕浮了,所以此次晚輩下山歷練,師尊便讓我邀請景清祖師得閑時做客青宮山……”
陳靈均聽得直皺眉頭,心想我也沒欠荊老神仙一顆神仙錢啊,先前在山上,好吃好喝供著他老人家呢,每天早酒就沒斷過吧?難道是自己在酒桌上哪句話說得不妥當了?只是思來想去,使勁琢磨一番,陳靈均覺得好像以荊老神仙的年紀身份地位,也不至于如此小家子氣,費了老大勁把自己騙過去,到了青宮山見了面,是能打一頓還是罵一頓啊?可要說荊蒿如何看重自己,什么一見投緣,忘年交啊……陳靈均覺得這種事,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信啊。
難怪陳清流那窮光蛋在酒桌上,幾乎從不跟荊蒿喝酒劃拳,敢情是酒品見人品,早就看出荊蒿的不著調?當然荊老神仙也從不與陳清流敬酒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