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一件本命物,能夠讓他財運亨通,屬于出門就能撿錢的那種。
故而昔年地支一脈打掃、清理戰場,都喜歡讓他去翻翻撿撿,總能有些意外之喜。
偏偏國師崔瀺說他是個“窮鬼”。作為地支一脈狗頭軍師的余瑜,她的想法一向天馬行空,說窮鬼好啊,咱們都不曉得賺錢是什么活計,偏門財來錢太快了,窮點好。小沙彌就經常念叨著什么法布施、財布施之類的。所以他們時常做些不留名的善事,都是花的這筆錢。地支一脈十二人,大道息息相關,就是一根線上的螞蚱,誰掉隊了,就會拖所有人的后腿,當然,若是誰異軍突起了,也都是帶著大家一起坐地分贓大道裨益,至多就是比例有所不同。
茍存壯起膽子問道:“陳先生,崔國師說等我玉璞了,就會讓我去當個小國的國師,這話作數嗎?”
崔瀺說他以后如果躋身了上五境,可以得到“一點點”的寶瓶洲氣運。還有機會熬出個仙人境。
陳平安點頭道:“崔瀺答應你的事情,我當然認。”
大驪王朝有三十二個藩屬國,將來幫茍存挑選一個偏僻小國就是了,當然還需要幫他事先準備好幾位幕僚。
之前的地支一脈,他們過于驕傲了,目中無人。
可以說是因材施教,也可以說是對癥下藥。
“打磨”了三次,得見大道之上別有天地。
比如讓隋霖去好好研究守一法,逛一逛京城崇虛局和譯經局,聽僧人升座說法,聽真人開課傳道。
改艷自己說過,打破元嬰瓶頸躋身上五境,她已經有旁門左道的捷徑可以走。她自己都不擔心,陳平安有什么可擔心的。
袁化境是極有野心的。他想要憑借飛劍“夜郎”的本命神通,躋身仙人之后,打造出一撥“仿地支”的傀儡修士。
在大驪京城先后三次交手,陳平安都是先對茍存動手,是一種直覺,必須先拿下茍存。
先前茍存其實挺郁悶的,結果周海鏡來了一句,說這就叫買賣人的“殺熟”。
被苦手大煉為本命物的停水鏡,暫時只能摹拓出一位玉璞境修士的“實境”。
等到苦手躋身玉璞境,便能仿造出一位以假亂真的仙人。若他自己就是仙人境,甚至可以實境出一座較小的洞天福地,配合改艷這位畫師,只需他們兩位動手,其余地支成員就可以看熱鬧了,隨便對付一位被困在無比真實的道場之內的仙人,讓他自己跟自己打架,切身領教一番何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當然,關于這道學問,陳平安還是有些獨到見解的。
所以先前陳平安在扶搖麓道場閉關期間,閑來無事,就跟科舉制藝一般,寫了一篇關于“天與水相違”的破題文章,詳細解釋了古人為何會認為天象與水相是相背離的,以及如何調和的幾個設想。
陳平安來到一條云霧繚繞的山路上,步入一座崖畔涼亭,有修士手持一把古鏡,與天邊那輪明月交相輝映。
苦手,地支之巳。野修出身,金丹境。年紀輕輕就一臉苦相,使得額頭早早有了幾條皺痕。
他的大道根腳,要比精通彩練術的改艷“艷尸”更加犯忌諱,是一位被視為“十寇”候補的賣鏡人。
之所以只是候補,不是說賣鏡人禍亂人間的本事不如十寇,只是因為他們這個行單,數量過于稀少。
“苦手”,真是沒有取錯名字。差點就成了陳平安的苦手,當真是毫厘之差的險之又險。
陳平安可謂費盡心機,用盡手段,竭盡所能,才堪堪將那個“他”拘押起來。就因為苦手的一把停水鏡,只差一點就前功盡棄。
陳平安看了眼懸空的那輪皎皎明月,同樣銘刻有一圈回文詩的古篆銘文,真是貨真價實的“大字”,一一鑲嵌青天中。
“人心方寸,天心方丈”,“吾之所見,山轉水停”,“以人觀境,虛實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