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那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中的神霄城城主。
陳平安搖搖頭,“只是遙遙打過照面,與那位老神仙并無交集。”
其實是一件遺憾事。
以后游歷青冥天下,肯定會去神霄城做客的,當然只是字面意思的登門拜訪。
至于紫氣樓之流,另當別論。
老道正點點頭,等到這位陳劍仙喝過茶水,詢問自己能否在道觀里邊四處走動,老人笑著說這有什么不可以的,陳山主隨便走,隨便看。
陳平安帶著小陌和仙尉走出屋子,老道士站在門口片刻,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務去了。
陳平安來到一棵古柏樹下。
仙尉好奇問道:“小陌,京師道正是個什么官?”
小陌說道:“管著大驪京城所有道士的道士。”
“好大官!”
仙尉嚇了一大跳,心思急轉,試探性問道:“小陌,能不能讓曹沫幫我求份道士度牒。”
小陌搖頭道:“你自己去與公子說此事。”
驀然清磬幾聲。
陳平安回過神,收起思緒,說道:“走了。”
離開道觀之前,陳平安找到那位京師道正,結果發現除了葛嶺之外,京城詞訟、青詞、掌印在內的諸司道錄,都在道正大人這邊的署房待著,好像就在等陳劍仙的露面,陳平安也只當不知這些道錄的看熱鬧心思,笑著告辭離去。
之后帶著小陌和仙尉來到崇虛局,因為是譯場所在,又是大驪敕建的新建衙署,故而相較于那座歲悠久的道觀,就要顯得更有威嚴了,所以仙尉就一路走得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喘。小陌打趣一句,需不需要我幫你與公子說一聲?仙尉聽出言外之意,嘿嘿笑著回了一句,小陌,你家是不是有片竹林啊?小陌有些茫然,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陳平安最后脫了布鞋,坐在一片禪房外的木板廊道中,小陌拉著仙尉坐在臺階上。
陳平安雙手疊放在腹部,開始閉目養神。
安心法。頭陀法。持戒苦行。
家鄉有句老話,石崖上耕田。
是用來形容某個窮人的困頓和勤勞,到了一種夸張的地步。
不知為何,陳平安第一次在書上接觸那樁佛門公案,看到磨磚成鏡四字,就會沒來由想起這句家鄉諺語。
一個人,既然有各自的安心之鄉,當然也各有各的揪心之地,讓人徘徊不去鬼打墻。
師兄崔瀺,可能是家中那座被搬走梯子的閣樓,只能透過小小的窗口,群星朗朗,風雨交加,銀河璀璨,大雪紛飛,孤月獨明。
也可能是離開家鄉后,在異鄉一處學塾窗外邊,看著一個窮苦困頓的教書先生,為孩子們傳授圣賢學問之時的眉眼飛揚。
阿良,可能是那個荒郊野嶺的亂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