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向鐘魁,陳平安笑道:“還好意思說庾謹是個大爺,還得我求你請你求我幫忙啊?”
鐘魁揉了揉下巴,道:“不急,等到立春過后,容我挑個日子。”
陳平安說道:“那我就繼續趕路了。”
鐘魁擺擺手。
一襲青衫在原地憑空消失。
彩船飛渡。
一個下墜飄落在江水中,同時渡船縮小為一條烏篷船大小,原來是到了一處形勝之地,兩山束江,崖壁險峻如刀削,依稀可見鑿痕,從上游行船下水,進入峽谷內,光線驟然晦暗,如入鬼門關。又有一黑色大石在江心處突兀而起,如一尊遠古山靈披黑甲涉水,在此停歇,以龐然身軀硬生生劈開江水,一分為二。故而被當地船夫舟子,視為畏途。
薛懷笑著介紹道:“秋冬枯水時,還算稍微好些,可若是夏季水盛時節,水勢跌宕,舟船快若箭矢離弦,很容易以卵擊石,船毀人亡,不然就是與逆流而上的船只迎頭相撞,尤其是洪澇,江水洶涌,直奔這塊江心大石而去,可以掛虹,經驗再老道的舟子,也不敢行船。”
薛懷喜好游歷名山大川,之前來過此地,特意挑了個洪水爆發的明月夜,老夫子腳踩一葉扁舟,被當地百姓誤認為是仙人了。
葉蕓蕓問道:“有此巨石屹立攔江,是水運一大障礙,當地朝廷就沒有敕封水神河伯,在附近建造祠廟,幫著壓水運平水脈?”
薛懷搖頭道:“別說自古就沒有朝廷封正的水神祠廟,就連當地土人,都沒有誰敢擅自籌建不合禮制的淫祠,說這是山神與水神老爺打架呢,建造祠廟,不管是一座還是兩座,無論祭祀山神水神,好像都不合適,不過當地郡縣官員,上任之初,都要來此連同公文一并投入牛馬“祭水”,以求庇護。”
葉蕓蕓疑惑道:“怎么瞧著與那歷史上的滟滪堆有幾分相像?”
薛懷贊嘆道:“還是師父博聞強識,若不是師父提起,我還真不會往滟滪堆那邊靠。”
浩然天下昔年有四大“中流砥柱”,滟滪堆就是其中之一,此外中土神洲的白帝城也有一處,以紅漆榜書銘刻“龍門”二字。
葉蕓蕓說道:“如果是在蒲山地界,倒是可以在大石北面開鑿出一處立錐之地,供武夫堪堪立足,然后專等洪澇大水時分,可以在此遞拳,打熬筋骨。”
薛懷試探性問道:“我去跟當地朝廷聊一聊?”
花錢買。
自己這位師父,反正常年黃衣裝束,不施脂粉,從來不喜華美衣飾,花錢一事,與尋常女子,大不一樣。
葉蕓蕓轉頭望向老嫗,“裘嬤嬤,水中可有古怪?”
老嫗笑著搖頭道:“其實并無水裔怪異作祟,就是一塊天外飛石,湊巧墜入江水,就此扎根了。不過好像在那江底石根處,有高人以幾條鐵鏈釘死了,大概是自己取不走,也不愿意其他仙師得利,不過這塊巨石,品秩不高,煉造不出什么好東西,只是因為材質特殊,極為沉重,一般術法和兵刃,很難開鑿采石,容易鋒刃開卷,而且鑄造出來的兵器,價值一般,不劃算。”
舊虞氏王朝歷史上,確實有那欽天監堪輿地師,奉命來這邊有過一場勘驗,得出的結果,跟裘嬤嬤的說法差不多。
江湖上那些名頭極大的神兵利器,多是由這類天外飛石鑄造、煉制而成,有那百煉、千煉的差異。
像大泉王朝的那把鎮國寶刀,就是如此,只會是材質本身要高出許多。
“所以唯一的用處,就是將其連根拔掉搬遷走,拿來當一整塊的風水石,只是地仙之流的練氣士,若無搬山之屬的精怪、符箓甲士幫忙,也很難挪動這座小山,聽聞虞氏歷代皇帝都算簡樸,不愿興師動眾,將其徙往京城。”
一個修長身形落在山崖之巔,當年輕女子遙遙看到了黃衣蕓一行人,她小有意外,立即御風落在岸邊,輕輕挪步,剛好與那條彩船“并駕齊驅”。
裴錢推算時間,葉蕓蕓也該到那墨線渡了,小師兄崔東山在出海之前,讓她來這邊候客,等不著也沒關系,說自己相中了一塊江石,大師姐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將其搬遷到仙都山地界安置,已經跟管著這片地界的人談好價格了。
在渡口那邊,裴錢未能見著黃衣蕓,不曾想會在這邊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