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旦成功,證明此舉行之有效,那么儒家文廟的地位,都有可能不升反降,反而是順勢走下一個臺階,就像后世的廟堂官員,輔佐有道之君,創建一個萬年未有的海晏清平之世……
之后陳平安更是在文廟功德林翻閱秘檔,果不其然,有個意外收獲,正是在那期間,其中有位中土神洲的得道君主,曾經將一片桐葉削為珪形,賜給自己的弟弟,這就是文廟功德林秘檔上所謂的“桐葉封弟”和“一葉封侯”,在桐葉洲那條名為汾瀆的大水之畔建國,當時大瀆主要支流有那澮河、漱江。如今大泉王朝的埋河,還有燐河,都只是當年不起眼的河段、支流之一。
可惜不管是什么原因,禮圣終究未能做成此事。
城內之戰,幾乎毀掉了半座城池。
每一次鋒刃撞擊,都是一場火星四濺的滂沱大雨,雙方四周的建筑,如被秋風掃落葉。
青同陰神臉色凝重,虧得自己那把精心鑄造的法刀,品秩極高,不然別說對上那把行刑,就是斬勘,都要吃大虧。
小陌伸了個懶腰,問道:“那個被我家公子尊稱為‘呂祖’的道士,是什么來頭?”
青同有些心不在焉,隨口答道:“純陽真人,是一位真正的得道之士,家鄉在浩然天下,但是成名之地,卻是青冥天下,被譽為金丹第一。曾經游歷過藕花福地,與老觀主一見如故,云窟福地的老蒿師倪元簪,還有后來的俞真意,一定程度上,都模仿了純陽真人。”
有一部署名純陽道人的古老棋譜,棋譜無名,流傳不廣。那個云游道人在棋譜序言有詩云,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故而被有識之士,按照許多傳世字帖的取名習慣,譽為《爛柯譜》,又有別稱《出洞譜》。全譜九篇棋理,總計三十六棋局。
便是那位純陽真人,當年游歷藕花福地之后編撰的一部棋譜,道人離開福地時,老觀主對這個當年境界并不高的外鄉人,似乎頗為欣賞,親自將其禮送出境,桐葉洲中部地界,也就是后來的大泉王朝騎鶴城,這才有了那場仙人騎鶴飛升的遺址。
就像那水溝紅葉,往往就與題詩有關。浩然不少詩詞,每當論及梧桐,經常與井有關。
比如那入門紫鴛鴦,金井雙梧桐。還有類似去國行客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進井,一葉飛銀河。
藕花福地的大門,其實就是一口水井。
關于這一點,當下置身戰場的陳平安,肯定是有切身感受的。
城內,一處戰場,塵土散盡。
白發老者,嘴角滲出血絲,尤其是整條握刀的胳膊,幾乎全部肌肉崩潰了,這尊青同的陽神身外身,看著那個從廢墟中站起的鮮紅男子,不由得感嘆道:“真不是人。”
這家伙如果不是因為合道緣故,失去了陰神和陽神身外身,不然三者加上雙刀,和那把懸停在城外長劍,那才叫一個棘手。
青同陰神有意無意瞥了眼那炷香。
小陌微笑道:“這算不算風水輪流轉?”
青同轉移話題,“就沒想過去青冥天下找故友?”
小陌笑道:“不著急。”
青同欲言又止。
小陌說道:“我知道,直到現在,城內的你,還是有所藏掖,是要等兩刻鐘結束的那個瞬間。”
青同搖頭道:“如果沒有一炷香的限制,就這么拖下去,陳平安就算有那兩把刀,還是必輸無疑。”
小陌疑惑道:“一炷香兩刻鐘,是誰的手筆?”
青同無可奈何。
在文廟允許的規矩之內,一些個涉及山河氣運的收益,青同的鎮妖樓與那地位超然的觀道觀,雙方形同坐地分贓。
而觀道觀只“掐尖”,梧桐樹這邊,就吃點殘羹冷炙。
當年那場影響深遠的太平山動-亂,一頭背劍老猿,殺掉大伏書院的君子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