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點頭道:“有的,就是同一個名字。”
少年嘖嘖道:“老爺,這其中一定有很多學問吧?”
李希圣不露聲色地抬起頭,向一個方位歉意一笑,然后對少年叮囑道:“儒家圣賢告誡我們為長者諱,不僅僅是對待文廟里的那些圣人們,對于三教百家的圣賢,一樣適用。所以將來你獨自行走于山川湖澤,不要胡亂直接喊出他的名諱。”
少年納悶道:“白澤?”
李希圣笑著打了一下他的腦袋,“你說呢?!”
少年哈哈大笑,不以為意。
兩人繼續跋山涉水,去往那座落魄山。
東寶瓶洲的西海之濱,有貂裘男子立于崖畔,心思微動,轉頭向東面望去,他皺了皺眉頭。
他身邊站著一位頭戴帷幕的宮裝婦人,正是那位在棧道風雪夜跌落山崖的狐魅。
她小心翼翼問道:“是有寶瓶洲某位圣人對老爺出言不遜?需不需要奴婢去教訓敲打一下?”
男人收回視線,淡然道:“只是大驪一位六境練氣士。好一個‘天下未亂瓶先換’。”
婦人瞠目結舌,乖乖閉上嘴巴,在心中趕緊告誡自己少說為妙。
————
魏檗在竹樓找到陳平安,他當時正在空地上,在夕陽下練習劍爐立樁。
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則比老爺還老爺地坐在竹椅上吃著碎嘴吃食。
魏檗來到陳平安身邊站著,沒有出聲打攪,直到陳平安收起劍爐樁,魏檗才轉身讓粉裙女童幫忙搬來兩張竹椅,說是要跟她家先生說點正經事。
不等粉裙女童出手,青衣小童就已經狗腿地一手一張椅子,飛奔而來,放下竹椅后,不忘彎腰撅屁股,用袖子使勁擦拭椅面。
他回到粉裙女童那里站著,發現到她的嫌棄眼神,青衣小童理直氣壯道:“你懂什么,這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魏檗和陳平安并排坐在小竹椅上,率先開口道:“別怪我當時偷看竹樓發生的景象,你當時跟那塊劍胚的意氣之爭,形勢險峻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很容易就輕則走火入魔,重則當場斃命。”
陳平安點了點頭,順勢解開了這個小心結。
魏檗緩緩道:“劍修有兩事,練劍與煉劍,練的是劍術劍法,練習之練,煉的是佩劍本身和本命飛劍,是鍛煉之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