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東山看著這個他曾經一直不太看得起的文圣一脈記名弟子,突然踮起腳跟,拍了拍茅小冬肩膀,“放心吧,浩然天下,終究還有我家先生、你小師弟這樣的人。再說了,還有些時間,比如,小寶瓶,李槐,林守一,他們都會成長起來。對了,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茅小冬說了一句自己先生的傳世名言,“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崔東山咳嗽一聲,“實不相瞞,當年老秀才能夠說出這句話,我功莫大焉,不妨與你說一說此事的緣由趣聞,那會兒我與老秀才經過一座染坊,遇上一位身姿曼妙的秀氣小娘子……”
茅小冬一把抓住崔東山的肩膀,使勁一甩,將崔東山隨手拋下東華山之巔,怒罵道:“小王八蛋,胡說八道還上癮了?”
————
蠻荒天下,三月懸空。
一座形若古井的巨大深淵。
被這座天下譽為英靈殿。
相傳此地曾是遠古時代,某位戰力通天的大妖老祖,與一位遠游而來的騎牛小道士,大戰一場后的戰場遺址。
在這座天下將那場戰事描繪得蕩氣回腸,只有屈指可數的大妖知曉真相,事實上,大戰是真,卻不是大妖與那位騎青牛來此游歷的道士,而是更為遙遠悠的一樁慘烈戰事,只是當時有頭輩分極高的大妖攀爬數千年,好不容易能夠掙脫束縛,歷經千辛萬苦爬出井底、來到井口,又給那道士站在井口上,一根手指輕輕按下,將其打落回井底。
如今這座“水井”四壁的上空,有排列成一圈的一個個巨大座位。
總計十四個,座位高低不平。
既有一座破碎倒懸的山岳如高臺,也有好似傳說中上古天庭的一部分瓊樓玉宇,更有飄浮在無盡虛空的巨大尸骸。
有一座白骨累累而成的宏大枯骨王座,有一副瑩白如玉的白骨大妖,正在持杯飲酒,腳底下踩著一顆頭顱,輕輕捻動。
有一根高達千丈的圓柱,篆刻著古老的符文,屹立在虛空之中,有條猩紅長蛇盤踞,一顆顆黯淡無光的蛟龍之珠,緩緩飛旋。
一件破碎的灰色長袍,空無一物,無風飄蕩。
一位身穿金甲、覆有面甲的魁梧身形,不斷有金光如流水,從甲胄縫隙之間流淌而出,像是一團被拘束在深井的烈日驕陽。
有一位頭戴帝王冠冕、墨色龍袍的女子,人首蛟身,長尾筆直拖拽入深淵。無數相對她巨大身形而言,如同米粒大小的縹緲女子,懷抱琵琶,五彩絲帶縈繞在她們婀娜身姿身旁,數百之多。女子百無聊賴,一手托腮幫,一手伸出兩根手指,捏爆一粒粒琵琶女子。
一位身穿雪白道袍、看不清面容的道人,身高三百丈,相較于其余王座之上的“鄰居”,依舊顯得無比渺小,只是他背后浮現有一輪彎月。
有袒胸露腹、三頭六臂的魁梧巨人,盤坐在一張由金色書籍疊放而成的蒲團上,胸膛上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痕,是由劍氣長城那位老大劍仙一劍劈出。
在座大妖,沒有任何一位,參加過那場驚天動地的劍氣長城廝殺。
絕大部分的隱蔽存在,都是從無盡長眠中被喊醒。
一小部分,已經聲名顯赫千萬年,卻從來不理會劍氣長城的那場戰事,一直選擇冷眼旁觀。
當初去十萬大山拜訪老瞎子的那兩頭大妖,同樣沒有資格在這里有一席之地。
十四個座位圍繞著正中央的一塊懸停石塊。
當一位老者的身影緩緩出現在正中,又有兩頭遠古大妖匆匆忙忙現身,似乎絕對不敢在老者之后。
老人環顧四周。
還剩下一個座位空著,只留了一把刀在那邊。
那個座位,是最新出現在這座深淵英靈殿的,也是除了老人之外第三高的王座。
老人沒有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