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長城是一個最能開玩笑的地方。
因為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拿來開玩笑,還有什么不敢的?
只是劍氣長城終究是劍氣長城,沒有亂七八糟的紙上規矩,同時又會有些匪夷所思、在別處如何都不該成為規矩的不成文規矩。
中五境劍修見某位劍仙不對眼,無論喝酒不喝酒,大罵不已,只要劍仙自己不搭理,就會誰都不搭理。
但是只要劍仙搭理了,那就受著。
來劍氣長城練劍或是賞景的外鄉人,無論是誰的徒子徒孫,無論在浩然天下算是投了多好的胎,在劍氣長城這邊,劍修不會高看你一眼,也不低看你半眼,一切以劍說話。能夠從劍氣長城這邊撈走面子,那是本事。若是在這邊丟了面子,心里邊不痛快,到了自家的浩然天下,隨便說,都隨意,一輩子別再來劍氣長城就行,沾親帶故的,最好也都別靠近倒懸山。
歷史上許許多多戰死之前、已是孑然一身的劍仙、劍修,死了之后,若是沒有交待遺言,所有遺留,便是無主之物。
若有遺言,便有人全盤收下,無論是多大的一筆神仙錢,甚至劍仙的佩劍,哪怕是下五境劍修得了這些,也不會有人去爭,明著不敢,暗地里去鬼祟行事的,也別當隱官一脈是傻子,不少差點可以搬去太象街、玉笏街的家族,就是因為這個,元氣大傷,因為規矩很簡單,管教不嚴,除了伸手之人,死,所在家族,境界最高者,會先被洛衫或是竹庵劍仙打個半死,他們做不到,沒關系,隱官大人很樂意幫忙,最后能夠留下半條命,畢竟還是要殺妖的,下一場大戰,此人必須最后撤退戰場,靠本事活下來,就一筆勾銷,但是原本戰后劍、衣、丹三坊會送到府上的分賬,就別想了。
所以就這么一個地方,連許多劍仙死了都沒墳墓可躺的地方,怎么會有那春聯門神的年味兒,不會有。
百年千年,萬年過后,所有的劍修都已習慣了城頭上的那座茅屋,那個幾乎從不會走下城頭的老大劍仙。
好像老大劍仙不翻老黃歷,黃歷就沒了,或者說是好像從未存在過。
————
禮圣一脈的君子王宰,今天到了酒鋪,這是王宰第一次來此買酒。
只是鬧哄哄的劍修酒客們,對這位儒家君子的臉色都不太好。
一是浩然天下有功名有頭銜的讀書人身份,二是聽說王宰此人吃飽了撐著,揪著二掌柜那次一拳殺人不放,非要做那雞零狗碎的道德文章,比隱官一脈的督查劍仙還要賣力,他們就奇怪了,亞圣文圣打得要死要活也就罷了,你禮圣一脈湊什么熱鬧,落井下石?
王宰神色自若,掏了錢買了酒,拎酒離開,沒有吃那一碗陽春面和一碟醬菜,更沒有學那劍修蹲在路邊飲酒,王宰心中有些笑意,覺得自己這壺酒,二掌柜真該請客。
王宰沒有沿著來時路返回,而是拎酒走向了無人的街巷拐角處。
王宰在本該有一條小板凳一個青衫年輕人的地方,停下腳步,輕聲笑道:“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即將離開劍氣長城的王宰記起一事,原路返回,去了酒鋪那邊,尋了一塊空白無字的無事牌,寫下了自己的籍貫與名字,然后在無事牌背面寫了一句話,“待人宜寬,待己需嚴,以理服人,道德束己,天下太平,真正無事。”
王宰寫完之后,在墻上掛好無事牌,翻看其余鄰近無事牌的文字內容,哭笑不得,有那塊估計會被酒鋪某人鍍金邊的無事牌,是一位金甲洲劍仙的“肺腑之言”,“從不坑人二掌柜,酒品無雙陳平安。”
一看就是暫時不打算離開劍氣長城的。
還有一塊肯定會被酒鋪二掌柜視為“厚道人寫的良心話”,“文圣一脈,學問不淺,臉皮更厚,二掌柜以后來我流霞洲,請你喝真正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