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暫時并不清楚這些,能做的,只是眼前事,手邊事。
當個做完買賣的包袱齋,取出一件白玉牌咫尺物。
先前是那灰衣老者親口要他“見好就收”,陳平安就不客氣了,哪怕對方不說,陳平安一樣會當個撿破爛的包袱齋。
當時老大劍仙沒有攔阻,就意味著當時遺留在戰場上的物件,沒有被動手腳,可以放心撿取。
離真布陣的十八件半仙兵、法寶,這些大陣樞紐重寶,毀去大半。
只不過破碎的寶物,再支離破碎,也是一等一的天材地寶,不撿白不撿,一撿一大堆。
但是也有那相對完整的重寶。
比如剩下一枚道家五雷法印。
掌心大小,極其沉重。
材質不明,似玉非玉,似木非木。
人間書案珍藏的印章,幾乎少有人物圖案,印章有那文人雅士雕琢自畫像的,少之又少。
這一方法印,卻刻畫有雷將,電母,風伯,雨師,云吏,靈官,天人等眾多遠古神祇圖案。
印文是那十六字蟲鳥篆:攢簇五雷,總攝萬法。斬除五漏,天地樞機。
這十六個字,算是很夸張的篆文內容了,簡直就是口氣之大,吞吐天地。
只要是修行了正宗一脈的五雷正法,并且是那真正修得大道的道門高真,確實可以自稱“此身與天地相為表里,造化皆在吾掌中矣”。
中土龍虎山天師府的黃紫貴人,便是其中翹楚。
有一副享譽天下的楹聯,卻不是龍虎山道士自己撰寫,而是外人贈送。
“風雷**掌中起,萬千法門從此開。”
陳平安掌托這方“才跌了一境”的道門重器,笑道:“此大數之祖而中央五焉,你是有那機會恢復半仙兵品秩的。以前你是遇人不淑,攤上了個不講義氣的主人,如今落在我手里,算是你我皆造化,以后等我成為那堂堂中五境的山上神仙,學成了雷法,就可以跟隨我一起斬妖除魔。”
陳平安用袖子好好擦拭一番,這才輕輕擱在桌上。以后可以將其大煉,就掛在木宅門口外邊,如那小鎮市井門戶懸銅鏡辟邪一般。
取出另外一件同樣淪為法寶的仙家至寶,是那座仿造白玉京的青銅寶塔。
見到此物,得了此物,陳平安最高興。
大煉之后,就擱在山祠之中。
陳平安對于開辟出更多的關鍵竅穴,擱置修士本命物,想法不多,如今成為二境修士后,是多想都沒用了。
最后是那幅古木軸桿裂開、畫面殘破的畫卷,栩栩如生的十八位劍仙,是那蠻荒天下歷史上的頂尖劍修。
只可惜畫卷當下太過破損,幾乎沒有品相可言。
陳平安一開始想著不能厚此薄彼,煉化之后,可以送給那金色小人兒,不曾想頓時感覺到一陣心口絞痛。
真是個大爺啊,還瞧不上眼,給嫌棄上了。
陳平安只得改變主意,與那青銅寶塔一起擱放在山祠當中。
陳平安收起所有物件,放回咫尺物,走出屋子,走到了小宅門口,又走回院子。
終究還是不放心城頭那邊。
便開始六步走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