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只剩下陳氏家族的一位死士,和一位年輕婢女,前者名義上是金丹劍修,卻是事實上的元嬰。這位元嬰劍修不但極其年輕,資質極好,并且對太象街陳氏忠心耿耿,隨時可以為這個名為“陳緝”的孩子慷慨赴死。
熙,光也,廣也。
緝、熙皆明也。《大雅》文王篇,則說那“緝熙,光明也”。
鎮定民心,緝寧外內。制禮作樂,有身致太平之功。
如今不過七虛歲的陳緝,或者說曾經的劍氣長城老劍仙陳熙,其實讀過不少書的。
不然陳氏家族也不會有陳三秋這樣的子孫。
太象街陳氏曾經有個小風俗,一年當中,在陳熙城頭刻“陳”字的那天,會往街上撒出一大簸箕的照明珠子,太象、玉笏兩條街上的孩子們,經常一大清早就開始扎堆,等著撿取那些珠子。一輩輩一代代的孩子當中,有過很多未來成為劍仙的,也有過更多來不及成為劍仙就戰死的。
今天陳緝站在門口,看著那條寂靜無人的冷清街道,笑了笑。
曾經有個狗日的家伙,次次厚著臉皮,蹲在孩子堆里,拳打腳挑,外加屁股頂開,靠著這些手段,男人每年都能搶走一大捧,然后他屁股后頭就會跟著一群哇哇大哭、哭爹罵娘的孩子。
此刻陳緝身旁,站著一位姿容尋常的年輕婢女,小心翼翼盯著大街各處,她輕輕心聲提醒道:“家主,可以回了。”
陳緝點點頭,轉身走回府邸。
他在兵解轉世后,舊有魂魄不全,未能完全開竅,但是記憶都在,不過通過陳氏祠堂的一盞長命燈,重新補足一魂一魄,難免性情會有些變化。
那個出自老聾兒牢獄的縫衣人捻芯,曾經悄悄為他這位陳氏家主,送來一封密信,在信上,年輕隱官斷言,城池之內,還有蠻荒天下安插的關鍵棋子,境界肯定不高,但是隱藏如此之深,當城池在第五座天下迅猛拓展之時,一定要小心某顆、某幾顆棋子看似不露痕跡的竊據高位,免得這些存在,與那些通過三洲大門進入嶄新天下的妖族,里應外合,做那長遠謀劃。
所以在甲子之內,懇請陳熙前輩找機會提醒避暑行宮,尤其要緊密關注那些已經身在祖師堂的老面孔,以及未來前兩撥有望憑借功勞躋身祖師堂的新面孔,隱官一脈務必仔細審查。除此之外,還要盯著那些原本年歲不小、不以天資著稱的劍修,突然破境變快,若是地仙,在百年之內,能夠破兩境者,尤其要多加留心。
陳緝行走在最熟悉不過的府邸之中,微微一笑。
這位隱官大人,真是為了劍氣長城操碎了心。
密信內容,措辭溫和,行文縝密,關鍵是言語處處,執晚輩禮。
而密信之上,年輕隱官最擔心的事情,是負責鎮守扶搖洲山水窟的老劍仙齊廷濟,違約進入第五座天下。
絕對不能讓齊廷濟掌握所有劍修的生死。
所以一定要小心桐葉洲率先關門,最終扶搖洲比那南婆娑洲更晚關門。
陳緝自言自語道:“還好。”
扶搖洲大門確實是最晚關閉的,但是齊廷濟留在了浩然天下。
說到底,那個年輕人,還是擔心那個未過門媳婦的安危嘛。
事實證明,是陳平安多慮了。
一來事實證明,齊廷濟臉皮沒陳平安想的那么厚。
再者寧姚破境太快,齊廷濟就算野心極大,來此先奪權,再裹挾一城劍修,叫板儒家規矩。但是有寧姚在,又有文圣幫忙盯著,齊廷濟就不會輕易得逞。何況白也與那老秀才的關系,以及家族子孫齊狩的大權在握,齊廷濟肯定都有過一番權衡利弊。
不過陳緝沒覺得這種“事后證明是多慮”的思慮,沒有必要。恰恰相反,最有必要。
畢竟齊廷濟,當年差點就成為第二個蕭愻。
這樣一個人,要說沒有想過成為一座嶄新天下的第一人,占據大道氣運,最終借此躋身第十四境,沒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