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芯座位往南的三把椅子,坐著同樣的四大古怪之一。
是三位師出同門的金丹劍修,男子卻身穿女子衣裙。
他們來自昔年毗鄰種榆仙館的那座劍仙私宅“簸箕齋”,憑借他們師父傳下的那門神通,如今三人負責幫助飛升城尋覓年幼的劍修胚子。
其實他們更愿意成為隱官一脈劍修,但是對外宣稱暫領隱官一職的寧姚沒答應。
簸箕齋那位與阿良私交極好的老劍仙,收藏了眾多古硯臺,所以歙州、水玉、贗真這三位境界不高、卻殺力尤其出眾的金丹劍修,與年少時喜歡翻墻串門的郭竹酒,又最是熟悉不過。
故而一座祖師堂,雖說派系分明,但是相互間的淵源關系,實則千絲萬縷,或投緣為友,或祖輩香火情,相互牽扯在一起。
一位女子跨過大門,悄然落座,期間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甚至連眼神交匯都沒有。
正是捻芯。
捻芯開始閉目養神,今天議事,她注定是不會開口說話的。
如今飛升城想要成為刑官一脈成員,練氣士當中唯有劍修有此資格,這是飛升城的一條鐵律。
反觀隱官、泉府兩脈,就無此約束,諸子百家練氣士,卻都無礙。
刑官一脈,若非練氣士,就只有以舊躲寒行宮作為發軔之地的純粹武夫,才能夠在刑官譜牒上寫下名字。
舊躲寒行宮武夫一脈,聘請那個酒鋪代掌柜鄭大風,作為教拳人。
只是鄭大風婉拒了飛升城的供奉一職,為姜勻、元造化那撥少年少女傳授拳法,只收取一筆俸祿。
如今刑官轄下武夫一脈,人數驟增,已經六十余人。除去最早被白煉霜教拳的姜勻那十人,以及城池落地之初,捻芯新收的兩個孩子,此外第三撥,幾乎多是五六歲的孩子。
習武一事,雖然對資質的要求,遠遠不如劍修,但是學拳要趁早,是定論。
故而最終刑官一脈,無形中就出現了一脈三山頭的格局。
齊狩手握大權,捻芯負責栽培武夫,此外兩位元嬰老劍修,與簸箕齋三位金丹比較合得來,因為一方傳授劍術,一方尋找劍修胚子,雙方合作順暢。
不過哪怕如此,管著將近半數劍修的齊狩,還是當之無愧的飛升城權勢第一人。
齊狩與身旁老劍修聊過了正事,重新恢復坐姿,瞥了眼對面那張椅子。
對面那隱官一脈,寧姚領銜,此外董不得,徐凝,羅真意,顧見龍,王忻水,常太清,郭竹酒,還有個范大澈。
目前總計九人。
相較于山頭林立的刑官一脈,隱官一脈人數更少,而且人心顯然更為凝聚,遠遠不是刑官一脈能夠媲美。
在寧姚第二次遠游歸來之時,齊狩發現她分明已是仙人境瓶頸,名副其實的大劍仙。
可在所有飛升城劍修看來,寧姚御劍返鄉之時,竟然沒有破境,才叫人覺得意外。
由此可見,寧姚在飛升城心中的地位。
成為劍仙很難,成為大劍仙更難,成為一位飛升境,更是登天難。
但是寧姚是唯一的例外。
齊狩對此談不上有任何憤懣,因為飛升城確實需要這樣一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