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說道:“誰說只有他一個。”
許君恍然道:“難怪要與人借字,再與文廟要了個書院山長,繡虎好手段,好魄力,好一個山水顛倒。”
一座托月山,剩余半座劍氣長城,何況兩者之間,還有那十萬大山,就憑某人的算計,老瞎子說不定愿意改變那個兩不相幫的初衷。
比如老瞎子你要不要搬了那座托月山到家中?這只是可能性之一。崔瀺對于人心人性之算計,實在擅長。
崔瀺的想法,好像永遠異想天開,又似乎次次觸手可及。百年之前,如果崔瀺說自己要以一國之力,在浩然天下打造出第二座劍氣長城,誰不覺得是在癡人說夢?誰會當真?可是事到如今,崔瀺已是美夢成真。而崔瀺最讓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覺得無法親近的地方,不單單是這頭繡虎太聰明,而是他一切所思所想所夢,從不與外人言說半句。
崔瀺有那錦繡三事,與白帝城城主下出彩云局,只是其一。
崔瀺某次術算之爭,曾經勝過術家的開山老祖一籌,只是不知為何,那位在諸子百家當中地位只屬末流、卻心比天高的術家祖師爺,哪怕在大道根本一途輸給了一個外人,卻十分快意,自稱一句“吾得十矣,天下足矣”,至今還是一樁莫大懸案。就連術家內部,都不知到底何謂“十”。
還有崔瀺在叛出文圣一脈之前,一口氣舍了唾手可得的學宮大祭酒、文廟副教主不當,不然按部就班,百年后連那文廟教主都是可以爭一爭的,可惜崔瀺最終選擇一條落魄至極的道路去走,當了一條喪家之犬,孑然一身云游四方,再去寶瓶洲當了一位滑天下之大稽的大驪國師。只不過這樁天大密事,因為涉及中土文廟高層內幕,流傳不廣,只在山巔。
只可惜都是過眼云煙了。
不過終究是會有些人,由衷覺得浩然天下若是少了個繡虎,便會少了好些滋味。
老秀才突然問道:“天地間最要干凈最潔癖的是什么?”
許君搖頭道:“不知。是那昔年首徒問他先生?”
老秀才自問自答道:“是道德。”
許君點頭道:“深以為然。”
老秀才又說道:“瑕不掩瑜,又如何。”
許君笑道:“理是這個理。”
老秀才一跺腳,說道:“走了走了。”
許君作揖。
老秀才只得作揖回禮。
這些個老前輩老圣賢,總是與自己這般客套,還是吃了沒有秀才功名的虧啊。
老秀才與陳淳安心聲一句,捎自己跨洲去往中土神洲,再與穗山那大個兒再言語一句,幫忙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