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九諦截下練飛虹左刀右劍之后,仍繼續以快捷的腳步逼迫向前。這“閆青迷步”特殊之處,是每一步都并非直線而走,前進時身體微微地左右飄移,每一刻都令對手難以測算確定的距離,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他攻擊的范圍!
雷九諦一對“明堂雙快刀”乘著這步法卷起旋風似的刀花,直襲練飛虹頭臉!
從被偷襲到這一刻,練飛虹遭雷九諦不斷追擊,始終沒能回過一口氣來向佛寺里的同伴呼喚。但即使可以,練飛虹此刻亦絕不愿意讓人插手這場對決。
從前的手下敗將,怎可教別人幫忙收拾?
雙兵刃亦是練飛虹的強項,他不甘示弱,咬牙奮起揮舞刀劍,卷起刃風之綿密也不輸給雷九諦,朝著迫來的雙刀迎擊!
雷九諦臉巾底下的嘴巴似乎念了一個不明的字詞,揮刀的雙臂半途突然加速!
迷蹤門“借相”之法“軍嵐”!
剎那間在雷九諦心里,正觀想自己處身滄州冬夜的暴雪之下,對抗著狂風舞刀;然而現實中并無那風雪的抗力,他靠這逼真的想象催激臂勁,令雙刀旋卷的速度提升了一級!四柄兵刃急密交擊,兩人身周炸出無數花火!
連環交鋒間,雷九諦的雙刀眨眼就斬出九招,這“借相”所帶動提升的刀速,竟持續未減慢半分,他更仿佛完全不用呼吸換氣,極不尋常!
“借相”本是武學里的高深法門,甚不容易控制使用,而且因為要求極度貫注思想方可激起幻象,心神耗損甚大,不可能持久使用,高手通常都只會用于傾注全身氣勁的一擊之上,像青冥何自圣般憑借“下山虎象”,而能連續擊出三式“虎撲”,已幾乎是人間極限,可是雷九諦竟能在“借相”中連斬九刀之多,且尚未有衰竭之勢,其精神上的負荷難以想象!
練飛虹也同樣連斬四刀五劍與這九刀硬拚,此刻卻感氣息已盡,無法再久持下去,心知必定得再變招。
就看你這次還避不避得了!
兩人將要拼到第十刀時,練飛虹的左臂揮至半途卻突然猛抖,施展出成名絕藝崆峒“飛法”,西域彎刀脫出掌指,借這揮斬的勁力,回旋飛盤向雷九諦面前!
崆峒“飛法”之可怕,正是在搏斗中途能夠近距擲射兵刃,眼看雷九諦已無從防避!雷九諦卻瞥見練飛虹飛刀脫手前的抖臂先兆,剎那間意念一轉,腦內“借相”從剛才迎擊猛烈風雪,突變成浮身水泊之間,斜身踏步蕩開,彎刀的鋒刃自他臉側旋掠而過!雷九諦的“借相”自暴烈一變至輕柔,意念的轉換竟無一絲窒礙,實非正常心智之人所能!
雷九諦的身體往旁一閃擺卻又即回來,仿佛從未橫移過,令人錯覺是那柄彎刀自己飛偏了,或者穿越他身體而過就跟剛才他兩次閃過“送魂飛刃”時的幻象一模一樣,其實是靠“閆青迷步”的弧形前進,準確地從側面繞過攻擊。
這就是“云隱神行”的秘密。
雷九諦的黑衣身影高速直襲而來,右手刀輕盈地遞前,刃尖無聲無息刺向練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虹咽喉,乃是迷蹤門“由影劍”的招數這劍法極是特殊,以身步送劍,手臂動作隱于輕柔,敵人察覺時往往劍尖已近在面前!
練飛虹滿有把握的“飛法”落空,但他戰斗經驗甚豐,凡出任何招術都有失手補救的準備,此時將右手“奮獅劍”抽回臉前,及時格住了這陰柔的刀刺!
但無可避免的是:他已從剛才與敵人互拼,落入被動防守的劣勢。
刀劍一碰上,雷九諦反應奇速,將刀尖上挑向天,刀身中央卻貼著“奮獅劍”,將它壓在練飛虹身前;雷九諦繼而又再轉化意念,這次“借相”幻想身體如千斤重石沉落,乘這沉勢繼續壓迫著練飛虹的劍,同時從腕底發勁,把刀子的銅鑄柄首撞向練飛虹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