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建奴的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只要雙方不出現大的失誤,一時半會是不會結束戰爭。其實,前世的這場戰爭要來得稍晚一些。大約是來年的三月吧。
不過,這一世,由于熊廷弼突襲了建奴在張家口的據點,導致戰爭來得早了一些。不過,其實在這段時期,大明的實力還是很強的,至少應該不弱于建好。只可惜,袁應泰雖是一位極好的經濟專家,只是不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而且有著婦人之仁,才導致一戰就丟失了遼河以東東大部分地區。
不過,這一世不一樣了。袁應泰還在通州協助徐光啟搞科研發明呢?孫承宗可不是袁應泰,他的軍事才略只在熊廷弼之上。更何況,這世武器更先進了,沈陽城更堅固了,糧草更豐厚了。而建奴,這一世的準備還沒前世準備充分,張家口不僅損失了大批糧草,還損失了一批建奴鐵騎,更重要的是,大將扈爾漢也在這一戰中殞命。
人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努爾哈赤也正因為扈爾漢的殞命,才喪失了理智,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攻打沈陽城吧。
論軍事才華,我是個外行,遠不如熊廷弼和孫承宗,所以我不會去參與這場戰爭,更不會派另一個外行去指手劃腳。我只要保證,不管這場戰爭打了多久,都要有充足的糧草;只要保證,讓流血的戰士得到應有的撫恤;讓立下戰功的將軍得到他應有的獎賞就行了。
也不知熊廷弼在干什么,以他火暴的脾氣,應該早就殺入戰場了。他的蠻熊軍雖然名譽上是海盜,可在這些海盜中,卻有很多在遼東戰場上苦戰多年的將軍。
他們仰慕熊廷弼的高義,在熊廷弼去職后,也跟隨著熊廷弼回到了江夏,自愿成為了一名海盜。也許,在剛開始時,他們并不適應海盜的生活,但這些身經百戰的戰士,哪一個不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哪一個不是適應力超強的鐵人。三個月了,他們應該早就適應海船上的生活了。
可是,這支鐵軍在哪呢?沈陽的戰火已經燃燒了十多天了,這支海陸雙棲戰隊卻不見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蹤影。如果有這只身經百戰的隊伍加入,努爾哈赤應該早就頂不住了吧。
算了,不想了。再想也想不透,還不如閉目養神呢。可是,我的心卻一直靜不下來。快過年了,這是進入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年,難道就要在戰爭中渡過?我有心讓史可法帶領通州軍隊殺赴戰場,可史可法前一段時間去大同防守了。
雖然明白在戰爭并不明了的情況下,林丹那個蠢貨應該不會無故攻擊我。但我不敢賭呀!林丹那個笨蛋,什么事情做不出來呀。更何況,前不久,我剛敲詐了他一筆。他應該正恨我恨得都咬碎他那大槽牙了吧。
哎!忍一忍吧。熊蠻子那家伙,一定憋著發大招呢?萬一私自行動壞了他的大事,對于掃滅建奴的運動就太不利了。
正當我胡思亂想的時候,王安進來了:“陛下,田爾耕求見。”
田爾耕?這家伙從遼東回來了,我都快把他忘了。看來,是向我邀功來了。不錯,雖然事情辦得有點血腥,但畢竟成功了。有功則獎,有過必罰,言出必行是作皇帝應有的美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