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周嘉謨;禮部尚書:孫慎行;邢部尚書:黃克纘;戶部尚書:王紀;兵部尚書:張鶴鳴;工部尚書:惠世揚。望眾愛卿通力合作,在把自己本身工作做好的同時,也要配合其他各部的工作,不要互相拆臺。”
說完,我往寬大的龍椅上一靠,瞇著眼睛開始養神。王安明白我的意思:“有本早奏,無本散朝。”
大臣們都一個個都離開了,但我卻發覺,六部的尚書都留下了。靠!你們都湊什么熱鬧。戶部尚書留下我理解,畢竟大明的錢糧都歸他管,我要給大家漲工資,他不發愁才怪呢?其他人呢?算了,既然留下了,那就有什么事情都說開了吧!總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疙瘩要強吧。
“走吧,跟朕去暖閣,有什么事情我們一起討
(本章未完,請翻頁)
論著做。”我站起身,和六部人員打了個招呼之后,轉身向自己的住所走去。
雖然天氣開始轉暖,但辦公的時候我還是愿意呆在暖閣中,這里仿佛有自己數不盡的回憶。朝堂之上,我雖然高高在上,但似乎只有在這里,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隨意地往炕上一坐,看向緊隨而來的六部要員:“坐吧。這里是朕的私人住所,所以大家盡可隨意一些。有什么話語盡可說出來,朕讀書雖然不多,但道理還是懂得。”
“陛下!”果然,第一個開口的就是戶部尚書王紀,“陛下可知我大明財政日益緊張。給百官加薪,可考慮到戶部能否承受得?還是說陛下準備從自己內帑中拿出一部分銀兩來?”
“朕內帑的銀兩并不多,與龐大的百官俸祿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愛卿作為戶部尚書,還應想想增加財政收入的辦法?”我微笑地說道。
“陛下不會是想增加賦稅吧!”王紀說道,“陛下,這種做法不可取,與民爭利,無異于殺雞取卵呀!”
“是呀,陛下!”其他人也都附合道,“臣等俸祿雖然不高,但足以養家。請陛下收回成命。”
我微笑不語。這些人當然不缺吃穿,他們哪個背后不有一個龐大的家庭,哪個家庭不擁有良田萬頃?
“陛下!”見我不語,吏部尚書周嘉謨說道,“您有關心百官的心思是好的,可是,我們還需量力而行,否則,如果引起民變,就弄巧成拙了。”
“周尚書呀!”我站起身,“朕知道你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所以朕把吏部尚書這個職位交給你。放心,賦稅朕是不會加的,而且,今年的農業賦稅朕準備降到三十稅一。因此,朕需要你嚴厲督查百官,不許多收農民一粒糧食。而且,告訴你手下的官員,嚴令那些擁有土地的豪紳漲田租。朕知道,這些豪紳和我們的官紳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誰敢漲田租,那么,與他有關的官員一擼可底,永不敘用!”
“可是,陛下。”王紀都快急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