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的奏折一封又一封的從遼西送到京城。其內容都大同小異,就是向京城要新的種子。遼西那個地方雖然還很冷,但一些農作物的種植也開始著手準備了。孫承宗雖然把所有土地都收歸公有,并且想盡辦法遷徙了一批漢人,可不管是誰,無論生話在哪里,新的種子沒到,舊的種子限種。這種看似荒唐的政策已經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再不解決,暴亂就要發生了。
我也沒辦法,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只能盡力安慰他,實在不行,先準備其它農作物的種子吧!總不能因為我要推廣其它的種子,就讓本來就不穩定的邊疆出現暴亂吧。如果那樣的話,我相信努爾哈赤一定會趁火打劫,真出現那種情況,即使如孫承宗的睿智,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解決。
正在我為種子的事情焦頭爛額的時侯,左光斗意外的回來了。從離開天津港到返回來,還不到四十天。這就意味著他在呂宋的時間絕起不過二十天。而以古光斗的性格,絕對不可能空手而歸。可見,這么多天,他也是拼了命的在收集新糧種,為大明試驗新的糧食爭取時間。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我到達天津港的時候,發現這里已人山人海。在錦衣衛開路之下,我很快來到了棧船邊。
在碼頭,二十艘海船正整齊的排列著。左光斗正在有序地指導工人在搬御物品。在我前來,他擦了把額頭上的汗,跑了過來:“陛下,沒想到您親自來了。”
我看著他,短短一個月,明顯瘦了。由于海風的吹習,他的眼睛有些發紅,皮膚有些干裂,甚至由于連日的奔波,我都能看出他些許的倦態。
“鎮海候,這段時間辛苦了。”我的眼睛也有些發火,正如張嫣所說的那樣,他本來應該有個安穩的人生,可為了大明的繁榮昌盛,他選擇了奔波。
“陛下,不辛苦。”左光斗笑了笑,“而且海上生活很有意思,我發覺我甚至開始喜歡上了大海。瞧,陛下,這次微臣由于往返比較匆忙,只帶回了六船玉米種子,八船土豆種子,四船紅薯秧,另外兩船則是一些香料,當地的一些水果、土特產。而且,陛下,據說,呂宋島上發現了金礦,臣此次前來也帶來了一些黃金。當然,更多的是白銀。畢竟,我們的貨物在呂宋島還是比較暢銷的。”
“很好,很好。”我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不住的點頭。
“陛下,臣也聽說了,這些種子實際上是佛郎機人從其他地方帶來的,即使在呂宋島種植也不多,這一趟下來,基木上被我們掏空了。再有需要,我們就得去更遠的地方了。”
“足夠了。”我點點頭,“有了這些,我大明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培育無數的種子。明年,這些作物必將占據我大明各地。到時,大明百姓就真的不缺吃穿了。鎮海王,這次,你可真成了大明百姓的救星了。對了,憲之呢?朕怎么沒見他。”
“我們還有一些貨品沒有賣完,我讓憲之繼續留在呂宋,監視當地的情況,收集當地珍奇物品,我知道,陛下心急這些作物,所以就提前趕回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