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走了魏忠賢,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大婚到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雖然沒有什么大事發生,但小事以來也沒間段過,而且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稍微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大亂子。
現在好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了,大明這臺機器只要照此運轉下去,就必定能重新煥發第二春。
我靠在龍椅上,一邊品著茶,一邊思索著這些天發生的一些事情:熊廷弼已占領了臺灣,他的蠻熊軍也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據說,他已從江浙地區移民近萬去開發臺灣了。臺灣是個好地方,只要牢牢占據了臺灣,就有了我大明稱霸海洋的基地,有了向西洋發展就有了一個穩固的跳板。
孫承宗的遼西發展的也不錯,在袁應泰的幫肋下,不斷興修水利,把撫流民,而且,經過孫承宗的奔走呼告,一萬多生活貧困的山東百姓都攜家帶口,奔赴遼西。雖然因為種糧問題曾有過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遼西地多呀,你可以在你租種的土地種你想種的作物,你也必須要種一些朝廷要求種植的經濟作物呀!
大明的百姓是最吃苦耐勞的,他們不怕勞苦,只怕沒有地種,更何況,孫承宗還允許他們用新作物抵交賦稅。這也意味著他們所租種土地上所收獲的糧食都是他們自己的。
盡管如此,廣闊的東北沃土仍然有許多土地荒廢,實在是地多人少,種不過來呀!
孫承宗還找到了幾座規模不小的鐵礦,他也開始不斷的召集人手,以這幾座鐵礦為中心,在袁應泰的幫助下,建立了屬于遼西的兵工廠。袁應泰也傾囊相授,他從中選出了三四個看似伶俐的小青年,把他在通州學到的東西都教給了他們。因此,遼西的小兵工廠也開始運轉起來,產能雖然不大,但自給自足已沒有太大的問題。
孫慎行最后還是辭職了,這個老頑固,一時半會還是想不開,肯定在心中不斷的罵我昏君吧!沒辦法,他是忠于大明的,只是不能和我統一在一條戰線上,因此,放手也許是最好的方法。在我好言安慰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賜金、賜銀送老頭回鄉。既然不肯為朝廷效力,那就回家做一個快樂的富家翁吧!
我思來想去,最后還是把孫如游提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孫如游年紀也很大了,干不了幾年了,而且多次提出退休。可是,禮部人才凋零,在我多次挽留之下,孫如游最終答應在任上再干幾年。看來,培養后序的接班人是一件大事呀!
嗯,每日三省吾身,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嗎?正在我神思遐想的時候,王安來報:“娘娘有請。”
我一拍自己的腦門。哎!怎么把這事忘了。自從左光斗從西洋返回到現在,已過去一天多了,光顧著想事了,居然忘了回坤寧宮把這件事告訴張嫣。這小妮子,肯定聽到了什么風聲,有點迫不及待了。
一路上,我發現王安這人有點不正常,好像一直在看著我抿嘴笑。這家伙,撿金元寶了,這么高興!
來到坤寧宮,我發覺今天的氣氛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宮女們來來往往,一直在忙碌。張嫣站在宮門口,翹首以待。這小妮子,今天打扮的特別漂亮,尤其是她臉上的笑意,似乎與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她笑得很甜,但甜中帶著一絲的童貞,畢竟,她的年齡還不大。今天的笑意卻讓我感到有一絲圣潔。
我走向上,擻住她的小蠻腰:“寶珠,是不是想朕了。朕這段時間有些忙,有點冷落你了。”
“哪有呀?”張嫣嬌笑著,“陛下您是大明帝國的掌舵人,忙才是應該的;如果您每天都呆在臣妾這里,這才讓臣妾擔心呢?我可不想被人說成是蘇妲己。”
我哈哈大笑,每次來到坤寧宮,都能給找一種輕松的感覺。是的,輕松,這是一種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