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叛軍封鎖了消息,所以,我們很長時間都不清楚這場叛亂。”方從哲繼續毫無感情的說道,“直到近日,奢崇明繼續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建國號大梁。布政史朱燮元才命人急報入京。”
我微微點點頭,上報的是晚了一些,可畢竟,是第一個上報的,還是值得肯定的嗎?雖然,我培育了一些良兵猛將,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四川的事務終歸還得靠四川人解決,因此,我問道:“朱燮元這個人怎么樣?”
“朱燮元是萬歷二十年進士,曾做過大理評事,蘇州知府,廣東提學副使,陜西按察使,現在官至回川左布政使。”這次回答的是吏部尚書周嘉謨,“在任之間,兢兢業業,官風很好。”
官風好有什么用,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能夠領兵打仗的勇士,而不是克儉為民的好官。我把目光投向兵部尚書張鶴鳴。
“朱燮元是浙江山陰縣人,他的先祖朱琛曾被封為武略將軍。”張鶴鳴明白了我的意思,繼續說道,“因此,他們家世代為武,朱燮元自小就聰穎過人,文武雙全。微臣認為,由朱燮元領兵平定叛軍,可行!”
我又看看其他人,眾人也都點點頭,不斷稱贊朱燮元是不二人選,就連連方從哲也微微頷首。
我點點頭,說道:“傳旨下去,升朱燮言為四川巡撫,主持一切平叛事宜。另外,四川地區還有其他可重用的名將嗎?”
“陛下。”劉一璟站出來說道,“陛下,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的白桿兵十分英勇,微臣以為她可成為朱燮言強大的后援。”
“陛下,微臣認為不可。”戶部尚書王紀說道,“此次叛亂本由土司引起,微臣恐怕他們會互相勾結,給朱巡撫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陛下,秦良玉的亡夫馬千乘曾是伏波將軍馬援后人,而且,馬將軍在征討楊應龍時不幸戰死。秦良玉雖為女流之輩,但卻繼承先二人遺志,對我大明忠貞不二。王尚書此言,是讓忠臣既流血又流淚呀!”
“楊應龍是什么人?”我不解的問道。
“曾是播州宣慰使司。萬歷二十七年在播州叛亂,萬歷二十八年,被李化龍、馬千乘等人鎮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吏部尚書周嘉謨說道。
“李化龍將軍何在?”我又問道。
“老將軍已解甲歸田,回河南長垣養老去了。”
我輕輕點點頭:“封秦良玉為二品誥命夫人,對了,秦良玉還有其他親人嗎?”
“還有一子,叫馬祥麟,雖然年幼,但功夫不凡。秦良玉還有兩個弟弟,秦邦屏、秦民屏,均是英勇善戰之輩。”劉一璟繼續說道。
“嗯。”我點點頭,“加封馬祥麟為驃騎將軍,都指揮使,隨母一起出征,加封秦邦屏、秦民屏為參將,率領本部人馬隨其母一塊出征。得勝歸來之后,另有封賞。”
“周尚書,命人騎快馬把朕的旨意送到這些人手中。勉勵他們為四川人民死戰,為大明死戰。得勝回朝之日,朕將親自端慶功酒為爾等慶功。”
說完之后,我又看了看眾人:“眾位愛卿,可還有什么建議要對朕說嗎?”
“陛下,臣有一句不知當講不當講。”刑部尚書黃克纘有些猶豫。
“說吧!知無不言,言者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