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怎講?”我疑惑地問道。
“五萬人圍兩千人,這么長時間了還破不了城。這樣的菜鳥有何所懼。而且,當微臣離開四川時,朱燮元、秦良玉的大軍已奔向成都。成都之危,旦夕可解。如陛下命臣平叛,有袁可立的支持,半年之內,必讓他煙消云散。”
我這才恍然大悟,這個熊蠻子,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我瞥了他一眼:“熊蠻子,平叛的主意你就別打了。你目前的任務是把臺灣給我開發、治理好。臺灣是個好地方,四面臨海。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海軍,做好遠征呂宋,和佛郎機人打硬仗的準備。至于陸地上的事情,你想都不用想。”
熊廷弼雙手不住地搓著,尷尬地笑著:“陛下,那平叛的速度可要慢多了,至少要一年。畢竟,朱燮元等人的武器太落后了。”
“嗯。”我點點頭,一年有些長了,為了當地的百姓,我也要把時間盡量縮短,不過,我不能僅靠熊廷弼一支精兵,我必須要為大明多訓練幾支雄兵,四川、云貴經此一仗后,其戰斗軍不說要追上熊廷弼的蠻熊軍、孫承宗的遼西軍,也不能相差太遠,“你回去之后告訴袁可立,為朱燮元提供十萬支火槍,一百萬發子彈。銀兩從泉州
(本章未完,請翻頁)
稅收中扣除。還有你,飛白,記住,趁此機會,多往臺灣招一些流民,不要吝嗇錢財。還有,給我守好湖南、湖北與四川、貴州的邊界,如果讓叛軍流入兩湖流域,我拿你試問。”
熊廷弼瞪大了雙眼:“不會吧,你居然在下這么大的一盤棋?”
我瞪了他一眼:“瞎嚷嚷什么?對于我們來說,平定叛軍叛亂,給戰區百姓一個合理的交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熊廷弼眨眨眼睛,放低聲音說道:“陛下,四川、貴州兩地叛亂,兩匪首可以交相呼應,而我大明軍隊卻受地域的限制,委實不利用作戰呀!陛下是不是該命一人統領兩地將士,協同與叛軍作戰呢?”
“飛白呀!”我搖搖頭,“朕明白你的意思。可是,現在的你真的不能離開臺灣。臺灣的經濟你要給朕發展好,臺灣的軍事也不能落下,武器裝備不能老依靠禮卿。泉州的兵工廠以后該向內地輸運武器了,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熊廷弼嘆了一口氣:“陛下,微臣記住了。其實,微臣此次前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護送那幾個佛郎機人來京。微臣知道陛下最心儀的就是佛郎機制造的那些小玩意……”
熊廷弼的話還沒說完,我就搶過話頭:“他們在哪里?”
有了這些人,我大明內地的一些產業也該能發展起來了吧!泱泱中華,自古以來對一些科技就十分小瞧,認為那些都是奇技淫巧之物,認為那些東西都是惑人心智之物。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們瞧不起的一些奇巧之物,卻不斷的改變著歷史,使我泱泱中華發展的速度變緩,甚至被西方超越。
熊廷弼無耐的搖搖頭:“他們都在外邊等候呢?不過,陛下,他們習俗和我們有些不同,我怕他們會沖撞了陛下。”
“朕知道你什么意思?”我白了一眼熊廷弼說道,“朕不會強迫他們向朕行跪拜禮的。當然,這只是暫時,朕會慢慢教給他們要入鄉隨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