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的話問得我有些恍惚。我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檢弟,這個世界還有許多未知需要人們去探索。坤輿萬國圖雖然是當今世界最全的地圖,但絕對沒有描繪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這個世界,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大明只是這個世界極小的一部分。”
“二百年前,鄭和率領著大明最強的船隊屢下西洋,最遠曾經到達過這里。”我用手指了指非洲沿岸,“可是,二百年過去了,我大明探索世界的腳步不但沒有前進,反而大不如前了。倒是佛朗機人,從他們遙遠的故鄉,”我指了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地,“來到我大明沿岸燒殺搶掠。我們和他們打了幾仗,表面上是我們勝了,可實際上,大明輸了。無論是船隊還是火炮,我們都遠遠不如對方。在這個世界上,落后就要挨打。為了不被欺侮,我大明也必須要建立一只強大的船隊加入到探索這個世界的行列。可是,如今的大明,國內卻危機重重。我們只有先解決了大明內部的危機,才能向外部跨出一大步,才能跟得上世界的潮流。”
“檢弟,記住!這個世界遠沒有我們看到的美好。作為朱氏子孫,作為大明的實際統治者。如果我們沒有憂患意識的話,我們不能奮發圖強的話,當危機到來時,我們會比別人死得更慘。”
“你還小,有些事情也許你還不明白。不過,到信陽之后,要多看、多想、多問。”
朱由檢乖巧地點點頭,但我從他的眼神中,仍然他的迷惑,他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這幅地圖,嘴張了張,似乎想說什么,但沒有說出口。
我在內心輕嘆一聲,看來,他的野心不小呀!有野心是好的,但在我看來,前世的崇禎志大才疏,優柔寡斷,并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他雖然努力想把大明這艘破船修好,但最終卻帶著大明走向了毀滅。
這世的朱由檢,年齡還小,還有很大的可塑性。不過,不管怎樣,只要我努力地為他創造一個和平的環境,守好信陽他還是綽綽有余的。希望他要好高騖遠吧!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否則,這世的朱由檢還是一個悲劇。
“檢弟,有什么話就說出吧。這里沒有外人,說錯了也要緊。”
“陛下,我很想乘長風破萬里浪,去看看大明以外的風光。”
我一愣,這什么意思?生在皇室,有時也很無奈,骨肉相殘的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難道我突然封他信王,讓他去封地去讓他產生了疑惑。這是在向我表明他無意帝位?這個小家伙應該沒有這么多心眼呢吧?應該是別人教他這么說的吧!不過,無所謂了。畢竟,他背后的那個人對大明并沒有什么禍心。不過,消除兄弟間的隔閡還是很有必要的。
“乘長風破萬里浪,凌青云嘯九天歌。吾弟有如此高遠的志向,朕甚是欣慰。不過,你還小,還需甘面壁讀十年書。十年之后,你如果還想乘船遠行,朕定會為你準備好一切。”
我的一翻話在朱由檢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的成長讓我也始料不及,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十年后的他真的離開了信陽,離開了大明,前往海外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帝國。
接照規矩,親王只有在大婚之后才能就藩。由于我的一句醉話,朱由檢大婚的日子就被迫提上了日程。十一二歲,在前世還還只是個孩子,連小學都沒畢業了。在這世,卻已過早的成為了新郎,承擔起養家育子的重任。
朱由檢的母親劉氏也早早亡故,所以,張嫣雖然身懷六甲,臨盆在即,也不得承擔起為信王選妃的重住。當然,她只是動動嘴,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