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雷的想法,自然是針對聞仲的性格。
而聞仲性格特點在之前的接觸中,基本已經被他摸得透透的了!
那就是耿直認真,還有忠君愛國。
也就是說,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又對大商有好處,他必然會認真思考。
而胡雷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道理給他講“透”!
在胡雷看來,所謂的道理,大多都可以辯證的去看,而他要講的自然是利于自己這一方!
也就是說,是相對的對,有立場的對。
專門針對的,就是聞仲這樣的性子!
“姬昌的賢名如何有假?”
果然,聞仲聽到胡雷的問題,微微沉吟了一下,就質疑道:“他勤于政事、廣羅人才、善施仁德、斷訟稱王,哪一條不是真的?”
這些已經是眾所周知,哪怕姬昌造反,諸侯對他的評價也沒有改變。
可見姬昌養望的成功!
不過對于胡雷來說,聞仲說這些,算是正中他的下懷。
“說他勤于政事,廣羅人才,難道我大商不是嗎?”
胡雷微微一笑,用問題回答問題,正是開始了他的表演。
“那陛下自登上大寶以來,何曾不勤于政事?大商滿朝文武,哪個不是人才?”
帝乙確實是個有口皆碑的賢君,政治手腕也十分高超。
他不僅勤于政事,也任人唯賢。
不然聞仲哪有出頭的機會?
他合縱連橫,廣結盟友。
只要看子受的后宮就知道,全是政治聯姻。
正宮聯的是東伯侯,側妃聯的是武成王黃家。
一直以來,聞仲都對帝乙十分敬服。
所以他聞言沒有猶豫,點頭道:“這自然是的,陛下之勤勉,不遜古之圣君,朝中也是人才濟濟,各有千秋。”
這些他都是認同的,但認同歸認同,對于胡雷的話,他還有有些質疑。
“陛下自然是賢君,可姬昌也是賢者,這兩者并不沖突吧?”
“呵!”
胡雷不屑一笑,但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問道:“他善施仁德、斷訟稱王,這是一個伯侯該做的嗎?”
聞仲頓時皺眉,心中似乎有點明白胡雷的意思了。
胡雷還在繼續:“伯侯該做的是威懾一方,而非僭越斷訟,更何況是稱王?”
這一句讓聞仲醍醐灌頂,終于明白姬昌的賢名哪里不對了!
就是僭越!
西伯侯如果是忠臣,下面諸侯有了沖突,該做的是請示商王裁定,而非自己來做。
可他不僅做了,還做的賢名遠播。
這是怎么回事?
“你這么一說,倒是確實如此!這并非是大商伯侯該做的,可是……”
他想問問,為什么做了不該做的,卻能賢名遠播。
可說到一半,又覺得似乎這么做除了有點僭越,倒也沒什么。
胡雷自然沒繼續等他,直接道:“那么問題來了!”
他立刻自信一笑,問道:“既然他做了不該做的,為何卻四處傳頌他的賢名呢?”
聞仲聽到胡雷說出了他心中的問題,抬眼緊緊盯著胡雷。
他有些期待胡雷的答案,與自己所想的是不是一樣。
可惜胡雷似乎有意為之,沒有給出答案,而是故意道:“難道是因為大商不仁嗎?”
“這……自然不是!”
聞仲沒想到胡雷會這么說,一時間皺起眉頭,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