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周則意殆,常見則不疑。
這句話出自《三十六計》計首計——瞞天過海。
這個時候《三十六計》尚未系統成型,李牧卻已經領會了其中真諦。
回返途中,趙嘉心情十分愉悅。
喻竹卻是垮著小臉,顯然趙嘉令其在外面等候這么久,讓小丫頭有些不開心。
趙嘉似有所覺,上前揉了揉對方腦袋。
喻竹那整齊的發髻,頓時變得有些散亂,俏臉上原本的不快消失無蹤,反而變得似羞似嗔。
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女孩而言,摸頭殺絕對是無可抵擋的必殺技。
“公子,那個聲名狼藉的李牧,真有天大本事,值得你如此看重嗎?”
喻竹揚起了小腦袋,滿臉認真。
她跟隨趙嘉多年,知道自家公子能文能武,心中有股傲氣,不會輕易結交權貴。
能讓趙嘉如此上心者,除了這位聲名狼藉的李牧以外,就只剩下代理相國廉頗了。
廉頗何許人也?
那可是威震諸國的名將,更是趙國賴以生存的支柱,被趙嘉結交倒還說得過去。
只是膽小懼戰、聲名狼藉的李牧,如何配得上公子這般折節下交?
而且在喻竹看來,公子對待李牧的看重,甚至要略微超過執掌實權的廉頗。
事實也的確如此。
廉頗有才能、有名望、有地位,亦乃當世良將。
然而廉頗終究年齡太大,趙國若想中興,更需要李牧這等年輕將領。
更何況,廉頗乃是偏向防御型的將領,雖可保趙國不失,終究太過被動。
反觀李牧,此人能文能武,攻守兼備,用兵宛若天馬行空,令人不可捉摸。
趙國若想與秦爭鋒,的確需要李牧此等良將。
想起李牧生平戰績,再想起自己今日所讀兵書,趙嘉當即駐足,雙目凝視著喻竹。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李牧此人,既能藏于九地,亦可動于九天。”
“天下雖大,良將雖眾,善戰者亦如過江之鯽,然能與之相媲美者,卻寥寥無幾。”
聽到這里,喻竹俏臉也變得嚴肅起來。
她雖然看不到李牧哪里出色,只是出于對公子的信任,喻竹仍然接受了現實。
“李牧既然如此有才華,定要讓公子與其打好關系才行。”
喻竹烏黑的眼珠亂轉,心中已經打起了小九九,想著如何幫助公子拉攏李牧。
趙嘉所住位置,距離驛館并不算遠。
兩人不急不緩朝著家中趕去,路上還能看到不少勛貴結伴而行,顯然國宴已經結束。
沒過多久,兩人就已經來到了門口。
“見過公子!”
門口四個護衛,看到趙嘉過來以后,急忙上前行禮。
趙嘉雖不受自己父親待見,終究乃宗室子弟,更是趙王嫡長孫。
如此身份,縱然獨自搬到小院居住,宗室也會派遣高手作其護衛。
門口四人,就是宗室自小培養的武士,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絕對忠于王室。
“諸位辛苦了。”
趙嘉頷首回禮。
他態度十分溫和,哪怕面對這些沒有太多感情的死士,趙嘉也會以禮相待。
四人雖沒有回話,只是臉上略微柔和的表情,也能看出他們心中的愉悅。
“趙嘉,今日王父大壽,宗室子弟幾乎全都過去為王父賀壽,汝為何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