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見狀,臉色當即有些不太好看。
這種人走路都不利索,到了戰場上又有什么用,給燕軍送人頭嗎。
“上官,這是俺的軍帖。”
趙嘉臉色不善的接過軍帖,念到:“任庸,五十二歲,邯鄲人氏,軍帖無誤。”
將軍貼讀完,趙嘉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古人除了貴族以外,平民由于生活水平較差,壽命普遍較低。
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之齡,眼前這位瘸腿男子,絕對算得上是高齡人氏了。
如此大年齡,再加上又是瘸腿,如何能夠參軍?
不過很快,趙嘉就無奈的搖了搖頭。
按照規定,遭逢大戰之際,趙國成年男子都有義務服兵役,為國而戰。
眼前這位男子雖年邁有殘疾,終究也屬于成年男子。
深吸口氣,趙嘉沉聲道:“你這右腿為何而瘸?”
男子垂首,道:“當年秦軍來犯,圍困邯鄲,某于平原君麾下死守城池,殺敵三人。”
“然秦軍箭矢鋒利,某右腿不幸中箭,箭頭射入骨頭,雖僥幸留得性命,卻也落下殘疾。”
趙嘉聞言,不由感覺心中悲涼。
當年為國而戰的勇士,如今已經年邁殘疾,面對國難當頭之際,仍要上陣廝殺。
強忍住心中的悸動,趙嘉聲音柔和的說道:“你情況比較特殊,又是因公負傷,若你愿意,我可以幫你免掉此次兵役。”
不曾想,任庸卻是搖了搖頭,繼而說道:“多謝上官美意。”
“然小人兩個兒子皆死于長平,邯鄲保衛戰賤內登墻守城,又被秦軍射殺。”
“如今小人孤家寡人一個,只想著為妻兒報仇。”
“此次來犯之敵雖非秦軍,小人也想奔赴戰場,若有幸能殺一人,縱死無悔。”
趙嘉聞言,不由感到鼻子有些發酸。
全家四口,妻兒皆為國戰死。
任庸到了五十二歲,更是已經落下殘疾的老人,仍然愿意為國而戰。
此時此刻,趙嘉感到既自豪又愧疚。
他自豪的是,趙人不甘亡國,皆愿奮死而戰;愧疚的是,趙國欠百姓太多。
趙嘉后退兩步,鄭重向老人作揖行禮,嚇得老人連忙閃避。
“上官這是為何?”
趙嘉鄭重道:“正是因為有閣下這些人,趙國才能屹立不倒,某代趙國,謝過千千萬萬似閣下這般人。”
老人聞言笑了,笑容很燦爛,顯然非常高興。
他們愿意為國而戰,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卻也都希望得到認可。
趙嘉的肯定,就是最好的賞賜。
接下來征兵過程中,趙嘉看到了不少十二歲的青澀孩童,甚至還遇到過六十多歲的白發老人。
似任庸這等有殘疾者,亦不在少數。
這些人,他們已經為趙國流了許多鮮血,如今國難當頭,仍然拿著軍帖前來抵御強敵。
越是征兵,趙嘉內心就越發沉重,感覺趙國王室虧欠百姓太多。
繼而,勝利的信念,也越來越強。
出身貴族家庭的紈绔子弟,身負殘疾的年邁戰士,以及剛剛十歲出頭的青澀小伙。
他們都愿為國而戰。
有此臣民,有此戰心,趙國有何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