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當城。
三日時間并不長,燕將卿秦卻感覺如坐針氈。
燕國七萬精銳呼嘯攻入趙境,燕國士卒也都摩拳擦掌,想要大殺四方。
卻沒想到,七萬精銳大軍因為主帥的約定,全部停滯在了小小方城前面。
卿秦遵從諾言,三日沒有進攻方城,方城趙國守將也非常識趣,每日還派人送酒肉出城,前去慰問燕軍。
面對方城守將的示好,卿秦也不好推遲,只得接受對方送過來的酒肉。
才開始,卿秦還沒覺察出不妥。
兩日過后,他明顯能夠感覺到,軍中士卒有些懈怠,隱約還能聽到些許怨言。
你道為何?
原來,方城守將每次送出酒肉,都會大張旗鼓,呼喊著前來犒賞燕軍將士。
可惜的是。
酒肉不多也不少,想要全部分給三軍將士,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卿秦為了拉攏麾下將官,索性把酒肉全部分給了中高級將領。
卿秦此舉,固然讓這些將官喜笑顏開。
只是那些燕軍士卒,本來以為趙人送來酒肉,自己也可以打打牙祭。
他們卻沒想到,酒肉都被將官留下享用,絲毫沒有分到自己手中。
不患寡而患不均。
燕國士卒雖不敢向長官討要說法,卻也都在私下小聲抱怨。
本來攜雷霆之勢,能夠橫掃整個趙國北方的七萬精銳燕軍,就這樣被消磨了銳氣。
樂乘帶著親衛,在營帳之內巡視。
他看到絕大多數士卒,都處于懶散無序的狀態以后,當即心急如焚。
奈何樂乘只是副將,根本沒有資格對卿秦指手畫腳,只能暗自著急。
“此戰若敗,皆為卿秦之過也。”
樂乘咬牙想到。
方城,將軍府。
“李將軍,我等明日毀諾以后,應當如何抵擋燕軍進攻?”
身著便裝的李牧聞言,卻是詫異的說道:“為何要毀諾?”
方城守將呆愣當場。
他失聲叫道:“將軍奉王上詔令前來援代郡,雖然十萬援軍尚未抵達,我等也應該拼死抵抗,等到援軍至才對啊。”
“難道李將軍真準備于明日,打開城門投降卿秦?”
當初在邯鄲城內,因為有了廉頗舉薦,李牧很快就得到了趙王任命。
他點齊十萬老弱趙軍,就將兵馬交給副將統兵北上,自己卻是親率數十精騎,星夜兼程趕到方城。
當日讓方城守將出面,立下三日之約的事情,正是李牧謀劃。
包括這兩日,方城上下每日省吃儉用,拿出酒肉犒賞燕軍,也是李牧的策略。
除了方城守將以外,幾乎沒有人知道李牧抵達方城的消息。
方城守將本以為,李牧所謂的三日之約,只是為了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他卻沒想到,李牧好似真的準備開城納降,頓時有些目瞪口呆。
李牧不急不緩,反問道:“方城守軍幾何?”
“只有千余。”
李牧再問:“燕軍有七萬精銳,若對方強攻方城,又能守住幾日?”
方城守將沉默,過了許久才道:“最多守不到三日。”
李牧當即笑道:“既然如此,方城已經拖到了三日時間,為何還要平添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