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的表現,果然沒有讓趙王失望。
“上將軍乃趙國之棟梁,寡人不在以后,趙國還要多賴上將軍扶持。”
廉頗鄭重道:“臣定然竭盡全力,護趙國周全。”
趙王聞言,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臉上也帶著些許紅暈。
他伸手搭在廉頗肩膀上,忽然嘆道:“據御醫所說,寡人若是調養妥當,還能活上半年。”
“寡人此生,為了趙國殫精竭慮,卻礙于長平之敗,史書上必定留下罵名。”
“好在這幾年局勢好轉,東、北、西皆定,趙國稍顯中興之勢。”
“寡人有心開疆拓土,想讓趙國越發強盛,奈何時不我待啊!”
說到這里,趙王臉上滿是懊惱、悲傷。
廉頗聞言,想起了趙王對自己的器重,頓時感覺熱血上涌。
他沉聲說道:“半年時間,臣愿為大王開疆拓土,以全大王心意!”
趙王盯著廉頗的眼睛,繼而大笑起來。
“有上將軍這番話,寡人心滿意足!”
“只是不知,寡人予上將軍五萬兵馬,上將軍能否于半年之內,攻下魏國重邑繁陽?”
廉頗聽到趙王這番話,頓時醒悟,感覺自己好像中了圈套。
繁陽,南擁金堤,北望燕趙,東通齊魯,西接太行,橫跨后世冀、魯、豫三省,坐落于衛水、漳河之間。
繁陽此地人杰地靈,商賈云集,農商并茂,乃魏國北方重邑。
繁陽無論戰略價值,還是經濟意義,都極其重要。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魏王以繁陽作抵押,邀請趙國出兵攻打燕國之時,哪怕廉頗、趙嘉都極力反對,趙王、趙偃仍舊堅持出兵了。
昔年魏王毀諾,寧愿得罪趙國,也不愿割讓繁陽。
趙王本欲出兵攻伐,然紀念信陵君魏無忌之恩義,這才沒有妄動刀柄。
等到魏無忌被魏王冷遇,趙王又欲出兵奪繁陽,正巧碰到蒙驁領兵攻打申岐之地。
趙王擔心兩面受敵,再次取消了攻打繁陽的念頭。
申岐之地那場戰役結束以后,又恰逢李牧以舉國之力北擊匈奴,雖然大獲全勝,卻也讓趙國力消耗甚巨,需要慢慢恢復。
可以說,趙王對于繁陽已經垂涎許久。
他想要在有生之年,拿下繁陽這個重邑,倒也并非虛言。
只不過,廉頗卻有自己的想法。
伐魏奪繁陽固然師出有名,對于厲兵秣馬的趙國而言,也的確需要有新的攻擊目標。
奈何趙王危在旦夕,朝中局勢隨時都會有大變動。
值此緊要關頭,廉頗并不想離開權力中心邯鄲,轉去攻打魏國。
可惜的是。
廉頗一時激憤夸下的海口,縱然心中不愿,也只能硬著頭皮應承下來。
“五萬大軍,只要糧草充足,三月之內,必拔繁陽!”
既然不好推脫,廉頗索性孤注一擲,以最短時間攻克繁陽,再返回邯鄲不遲。
趙王聞言大喜,笑道:“上將軍有此豪情,寡人自當鼎力支持,寡人讓樂間將軍親自為上將軍運輸糧草,有了樂間將軍輔助,絕對不會有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