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如此,此后也沒有人再敢啟用廉頗了。
“吾聞太子與平岐君多有不睦,今太子奪將軍兵權,必失天下之心。”
“將軍不若統兵奔西北,前去投了平岐君。”
“以平岐君在趙之威望,更兼其身負王室血脈,想要保住將軍易如反掌,甚至在將軍幫助下,統兵前往邯鄲奪下王位,亦非難事。”
郭旭很快就想通了廉頗心中的擔心,再次出謀劃策。
廉頗聞言,臉上卻是露出猶豫不定的神色。
“報,樂乘將軍統領三千,帶著邯鄲詔書而來,讓上將軍親自前去接見!”
就在此時,忽有傳令兵跑了進來,大聲稟報。
廉頗聞言大怒。
“老夫為國征戰數十載,樂乘區區燕國降將,怎敢讓老夫前去接見!”
“左右何在?”
“速速點齊兵馬,老夫倒要看看,樂乘匹夫是否敢收下老夫的接待。”
郭旭亦是怒火中燒,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前往校場調兵遣將。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樂乘統帥著三千兵馬,立于陰安城外,意氣風發。
“過了今日,廉頗老匹夫就再也不能壓制我了,有太子的器重與支持,此后吾當執掌趙**權!”
此時的樂乘,非常慶幸自己以前選對了人。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只要趙偃能夠順利登上王位,早就暗中投效的樂乘,自然也能從此飛黃騰達。
“以前,廉頗那個老匹夫對我頗為不屑。”
“今日吾有太子詔書,就要當著眾人之面,讓廉頗老匹夫親自出城迎接!”
相比起樂間,樂乘心胸狹小了不少,也非常記仇。
這些年,樂乘仗著有趙偃在背后支持,屢次與廉頗針鋒相對,卻每次都被弄得灰頭土臉。
兩者之間的仇怨,亦是越積越多,幾乎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
面對樂乘,廉頗甚至不屑將其當做對手,就像在應付一個跳梁小丑那般。
廉頗的態度,無疑讓樂乘自尊心大受打擊,心中的怨恨也積攢了許久。
今日有了機會,能在廉頗面前耀武揚威,樂乘又豈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
“咚咚咚!”
就在樂乘意氣風發,等待廉頗卑躬屈膝出城迎接之時,忽然聽到了震天動地的戰鼓聲。
突如其來的鼓聲,頓時讓樂乘心中大驚。
他抬頭望去,正好看到陰安城門打開。
全副武裝的廉頗立于戰車之上,帶著眾多兵馬,殺氣騰騰沖了出來。
“難道廉頗還敢反叛?”
樂乘見狀大駭,看著領兵殺氣騰騰而來的廉頗,已經產生了怯意。
樂乘自命不凡,并不認為自己比廉頗差。
奈何廉頗麾下兵馬眾多,樂乘只有三千人,若廉頗果真想要反叛,率領大軍攻來,樂乘根本沒有絲毫獲勝的可能。
“樂乘匹夫,上將軍在此,還不速速前來拜會!”
就在樂乘擔心廉頗反叛的時候,忽然聽到了宛若巨雷般的吶喊。
數百裝備將領的親衛,聲音甚至蓋過了轟隆的戰鼓。
那些跟在樂乘后面三千趙卒,看到廉頗此等威勢,很多人臉上都露出敬重之色。
廉頗,可謂趙國神話,也是所有趙人心中的驕傲。
士卒們崇拜廉頗,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三千士卒,雖說都跟隨樂乘從邯鄲而來,卻也并不清楚此來目的。
在他們心中,廉頗仍舊是趙國上將軍,仍舊是趙國相國,是所有人都要仰視、敬重的存在。
樂乘雖亦為將軍,可在身份地位上,卻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與廉頗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