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葛城這座難啃的骨頭,李牧卻并沒有選擇強攻,卻是大張旗鼓派人在寇水上游攔住水流,并且放出風聲欲水淹葛城。
葛城,位于寇水河畔,地勢也不算低。
若李牧執意水淹葛城,那些被趙軍占據的城池,也會有兩三座會遭受池魚之殃,趙國占領區就會赤地千里,百姓們必然記恨趙國以及李牧。
許多燕國將領都認為,此必為李牧虛張聲勢之計策,為的乃是逼迫燕軍放棄葛城。
就連蔡澤,也有這種想法。
時間緩緩流逝,李牧不斷派兵在寇水上游攔截蓄水,并且占據地勢較高的山嶺,還讓士卒們打造了許多木筏。
不僅如此,那三座可能會被殃及的城池,李牧也派人前去遷徙城中百姓。
如此種種,無不表明了李牧水淹葛城的決心。
若太子丹沒在葛城,燕軍還可能抱著玉石俱焚的心理,在葛城背水一戰。
奈何太子丹在此,就連最強硬的燕國將領,也不敢拿燕國未來君主的性命,來賭李牧水淹葛城的決心。
不得已,燕軍只得棄城而走。
就這樣,李牧兵不血刃拿下了葛城這座難啃的骨頭,將長城以西的廣袤膏腴之地,盡數納入囊中。
失去了這十座城池,河間之地盡被趙國所得,燕國也失去了最富庶的一塊土地。
“軍隊已經在易城布防,公子還是隨我等退回城中吧。”
蔡澤看著臉色陰沉的燕太子,心中微微嘆息,繼而出聲勸諫。
“先生,若非我在葛城,燕國是否就不會丟掉那么多城池了?”
太子丹仰著腦袋,略顯稚嫩的臉上露出詢問之色。
蔡澤沉默半晌,最終嘆道:“秦、趙國力均在燕國之上,縱公子沒有在葛城,這些城池早晚也會被李牧所攻克。”
太子丹聞言,似乎感到有些如釋重負。
繼而,他又滿臉憂慮的問道:“那么敢問先生,燕國如何才能度過此劫?”
作為曾經在秦擔任過相國的大佬,蔡澤在太子丹心中分量極高,太子丹也希望能夠從蔡澤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蔡澤沉吟許久,道:“秦、趙國力,皆在燕國之上。”
“欲救燕國,必先離間秦、趙聯盟,繼而盟一國而攻一國,如此不僅能夠保全燕國,還有可能從中得利。”
太子丹聞言眼睛大亮,問道:“先生是指盟秦攻趙?”
蔡澤頷首。
太子丹興奮的說道:“秦之國力冠絕天下,若能與燕結盟,趙必不敢來犯。”
“只是趙國力強盛,秦又怎會棄強趙而盟弱燕?”
蔡澤指著易水西岸的廣袤領地,說道:“以燕之國力,能否單獨奪回那些被李牧占據的河間城池?”
太子丹沉默半晌,搖了搖頭。
“既如此,若燕國將這些已經被趙國占據的河間十城,拱手獻給秦國,秦國是否會背趙轉而盟燕?”
“那些城池都已經被趙國占據,我等有何能力獻給秦國?”
太子丹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蔡澤笑道:“城池雖被趙國占據,名義上仍歸燕國所有,若獻給秦國,趙又豈敢不讓出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