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丁城的初步輪廓一天天清晰起來了,但圖紙在被一次次的修改。
訴求在變化、野心在成長;
最開始是壘個圍墻、搭建幾間宿舍就夠了,先定居下來,后來大家要求越來越多,現在的要求是必須具備軍事要塞、工農業生產、庭院樓閣。
工期從兩個月變成了六個月,接著是十個月,可能還遠遠不止。
巨人族從原來三十人變成了如今的一百三十人;
狗頭人從原來的兩百多人變成了如今的一千兩百多人;
鳥人族只留下了三百多老弱病殘的,其他的兩千多人全部加入進來了。
有個故事說:一人和面,水多了就加面,面干了就加水,幾個來回下來,就一個大盆裝不下了;
現在的大丁城,就是這樣。
大丁城外東門,是丁河,沿河是商鋪,以及上岸的船,對岸是鳥人族營地。
本來是雙方隔河而居,現在非要架設天橋,聯通雙方;
馬繼龍的第一野戰營,駐扎到鳥人族營地東邊,保護鳥人族;同時要向河東邊拓展,這就增加了很多的配套工程。
圣地的船被拖到了大丁城的南門前,段學良的第二營直接占了,并圍繞著船,要建設成小型要塞。
鐵蛋和卷毛在大衛城的西邊樹林里,建造了動物養殖場,也是申請要大建、要有規模、要有排場。
城防是由毛鳳婉的守衛營負責,城上又要建很多的工事,城內要有軍營。
大胡子船長的制造營、桃子姐的物資營、婭子的通信班、小虎牙的刺探營、宋萬里的聯絡營、張鼎鼎的農業營、張鐵柱的督察營。
都要自己的辦公場所,每個人還要自己的獨立生活小院。
狗群和馬幫都要營地;
更過分的要求是,每只動物都要自己單獨的院子,連猴子非要單獨的猴園。
鳥人族和黑婆村長也來湊熱鬧,他們也需要一個辦公場所。
鳥人族的理由非常充足,以后的羽衣加工和煉制,就搬到大丁城,這樣更安全。
鳥人族有一些煉器的手段,要和大胡子船長一起開發新產品。
黑皮村長信誓旦旦的強調,大熊是他丈夫,以后有孩子了,就應該在大丁城成長。
很少參會的丁一,多說了幾句話:
“干脆把學校、醫院、修煉場、煉藥作坊、集體食堂、會議大廳等等都建設了。”
如今鎮州軍有底氣建設,是因為宋萬里和一百多個動物營地談成合作了,用羽衣換取鎮州軍最需要的物資,比如金屬、木材、獸皮,還有糧食和肉食。
正是因為有了一百多個營地的合作,以及圣地的二十多位高端戰力的加入,鎮州軍的外部壓力改善了很多。
黑婆村長的態度是晴雨表;
李笑來帶來了鎮州軍最稀缺的東西。
功法和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