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次日。
再次輪到顧律值班晚自習。
顧律一個人呆在辦公室里,靈活的手指在鍵盤上飛速的敲擊著。
距離任務規定的5個月的任務時間,僅剩下最后三天。
也就是說,在周末之前,顧律必須要完成Cohen-Lenstra猜想的證明工作。
雖然,即便是任務失敗,顧律也并不會遭受系統的什么懲罰。
但失去了任務本身的屬性提升,于顧律而言,就是一種損失。
所以這幾天,顧律可謂是開足了馬力,就是為的在時限截止前搞定Cohen-Lenstra猜想。
“……所以,接下來,只要證明存在無窮多個實二次域,使p在其中慣性或分裂,就可以了!”
顧律完成對Cohen-Lenstra猜想的最后一步轉化。
接下來,只需要顧律可以證明剛才所述的這個理論,Cohen-Lenstra猜想便可迎刃而解。
正在顧律摩拳擦掌,準備攻下敵方的最后一處高地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請進!”
一般這個時候,最后可能過來找他的就是畢齊同學了,但讓顧律蠻有些意外的是,這次推門進來的是班內的另一位同學。
張正,在學校內也算是風云人物之一。
文學小才子,去年那次十校聯考,語文閱讀題就是這位同學的原文。
可惜那一次,張正同學卻是得到了有史以來他個人的閱讀最低分。
滿分十五分,僅得五分!
當時深深懷疑人生,差點一蹶不振的他,經過了一個寒假的調整才緩過來。
顧律對于張正這位同學的影響很深。
并非是因為那次的語文閱讀題事件,而是面前的這位同學,偏科有些過于嚴重。
馬正軒、張正、畢齊。
這三位一直是穩定在班內的前三名位置。
但除了馬正軒算是全科目均衡發展以外,剩下的畢齊和張正兩人,都有偏科的現象。
也就是那種一位老師覺得你能穩上清華北大。
而另一位老師,卻認為你能上個211都夠嗆!
畢齊是數學吊炸天,理綜很牛逼,英語一般般,語文拖后腿。
而張正呢?剛好相反。
語文英語強到爆炸。
甚至有一次,張正的語文和英語史無前例的同時拿到滿分。
但張正的數學成績很差!
一百五十分的卷子,正常發揮的話,只能拿到一百二十分左右。
在前段時間剛結束的二模中,張正拿到了703分的總分。
這個成績,只要在高考中穩定發揮,進清北問題不大。
但數學,在二模中他只拿到了122分。
數學,一直是張正的短板。
不補足這個短板的話,那他的極限就被固定住了!
誰也不會保證,今年的高考語文命題組老師會不會腦子一抽,和十校聯考一樣,選取自己的一篇的文章作為高考閱讀題。
那就肯定是再次的血崩。
有時候,張正都想抽自己一嘴巴子。
你說當初為了裝逼,寫了那么多篇文章投稿到各大雜志上。
但結果,卻是把自己給坑了一個結結實實。
而目前,補足數學這個短板,是張正想到的最直接的預防高考意外的措施。
“所以說,你想讓我幫你,提高數學成績?”顧律嘴角含笑,望著張正同學。
張正重重點頭,懇求的語氣,“老師,拜托了!”
在張正看來,顧老師都能把畢齊和馬正軒,培養成IMO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