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力:276(LV2)
洞察力:248(LV2)
創造力:266(LV2)
可自由分配屬性點:0
【主線任務:一年內培養出五位學生被世界排名前五十大學錄取(任務進度2/5)
任務獎勵:100點自由屬性
注:世界大學排名以當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準】
三級了!
綁定系統已經快五年了,顧律終于有一項屬性值,達到了三級。
推理力,301點,突破到三級線。
不過,除了感覺自己思維推導能力更強了一點外,顧律并沒有其他實質性的感受。
并不像玄幻或者仙俠小說中描寫的那樣,每突破一個等級,都是一次質的提升!
“……不知道六項屬性值都突破到十級會是怎樣。”顧律暢想了一下,旋即苦笑,“不過那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我還是考慮一下當前吧。”
主線任務要求的五名學生,由于畢齊和馬正軒已經確定被保送進燕京大學,任務進度變成了2/5。
但想要拿到任務獎勵的100點自由屬性值,起碼還需要等到七月份。
在這之前,只能靠平時的磨煉,一點點的增加各項數值了。
…………
Cohen-Lenstra猜想被成功證明,顧律說不興奮自然是假的。
因為這是一塊敲門磚。
一個可以讓自己,登上世界舞臺的敲門磚!
這個世界上的數學家不在少數。
但最終能站在世界舞臺中央,讓萬千人銘記的數學家,卻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許多人想要一蹴而就,去挑戰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這樣的世界頂尖猜想。
相比那些人,顧律選擇Cohen-Lenstra猜想,確實是偏于保守,但勝在穩妥。
比起一步登天,顧律更喜歡的,還是一步步穩扎穩打。
證明了Cohen-Lenstra猜想,可以讓自己擁有登上世界舞臺的資本。
而后面的,就是一步步向著舞臺最中央的位置邁進!
…………
顧律的動作很快。
周五晚完成Cohen-Lenstra猜想的證明后,周六一天,顧律就把五千多字的證明過程,整理成一篇一萬多字的學術論文。
國外的二區SCI數學類期刊,顧律認識不少熟人。
只不過,一區的那些期刊,審稿人大都起碼是教授級別的數學家,顧律唯一相識的還是一位在《數學年刊》擔任審稿人的老教授。
不過,以顧律這篇論文的質量,想要登上《數學年刊》這刊被譽為“數學界四大期刊”的雜志,不是基本上……而是,根本沒戲!
簡單的篩選了一下后,顧律選定了一個叫做《BulletindesSciencesMathématiques》的一區期刊。
中文名《數學通報》,影響因子2.145,出版社位于法國。
審稿周期的話,大約在2~3個月左右。
登進該期刊的官網,上傳文檔,選擇投稿!
操作完這一切,顧律像是徹底放下了一樁心事,輕呼一口氣。
被拒稿?
顧律根本沒有考慮過。
只不過這漫長的審稿周期,每次都搞得顧律很頭疼。
尤其是這些SCI一區期刊的審稿人,一個個全都是大佬。
催更,不可能的!
就算給人家的住址寄一堆刀片過去,人家鳥都不會鳥你!
…………
PS: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