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著實讓人意外不已了。
“……李老,我想說的就這些了。”用了十幾分鐘,顧律簡單講自己的理解陳述一邊,接著虛心請教的開口,“李老,由于我并非主攻的工程專業,剛才所說的內容,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李老,不吝指點。”
李院士搖頭苦笑一下,“就憑剛才講的那些內容,只要你不提前告訴別人,肯定沒人懷疑你并非工程學專業的學生。”
“季昌義啊,我真的有些羨慕他了啊!有你這么一個優秀的弟子”李院士不禁感慨,“以你的這種天資,無論選擇哪一個領域,日后都必然會成為金字塔頂端的存在。”
李院士這話,可以說是對顧律極大的褒獎。
顧律連忙起身說不敢當。
李院士擺擺手,讓顧律坐下,“罷了,不感慨了。”
“本想勸說你轉投工程學領域,不過想想還是算了。既然沒有早些遇到你,那就是緣分未到。況且,你無論身處那個領域,都可以為國家爭光添彩,我就不做這強人所難的事情了。”
“還是回歸正題。你剛才說的那些,雖然里面有很多自己的理解,但也有幾處說的并不透徹,或者說沒有說到點子上。”
李院士清了清嗓子,“第一個,沉管隧道的每一節標準管節由8個小管段組成,其原因并非只是為了承重。疏水,通風,防破裂,這些原因都有。”
“還有……”
李院士是真的起了愛才之心。
不僅是對顧律剛才觀點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了點撥,后面顧律接著一一問了幾個其余的技術問題,李院士沒有絲毫不耐煩的答疑解惑。
甚至一時間,顧律都忘了吃飯,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的遨游,不知疲憊。
由于中間這段小插曲,顧律吃完午飯,跟著眾位院士回到酒店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
臨上樓的時候,李院士親切的拍著顧律的肩膀,“小顧啊,如果要是再有任何不懂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問我。我的房間就在樓上。”
“嗯,多謝李老。”顧律重重點頭。
回到臥室,顧律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整個人靠在椅背上,一副葛優癱的坐姿。
沒辦法,太累了!
從早晨八點多到渤海水文研究中心開始,顧律的大腦就沒有停止下來休息過。
一直在思考,一直在理解,在瘋狂的汲取著知識。
就連吃午飯的時候,都和李院士探討了將近一個小時的專業技術問題。
靠在椅背上簡單的休息了一會后,顧律就拿起瓷杯,給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
一邊觀摩著李院士的那張施工概念圖,一邊在網上查找著一些專業文獻資料,印證自己心中的想法。
然后,把一些疑惑和不解記在本子上,等到明天再去請教李院士。
李院士雖然對顧律說的是遇到問題隨時去找他,但顧律可不會隨便的就過去這么的叨嘮。
李院士也是需要休息的,尤其是他們這種年紀大的,精力用的太多就嗜睡。
顧律要是遇到一個問題就去問,遇到一個就去問,如此反復,肯定會把李院士對自己的好感消磨殆盡。
所以,還是先把問題記下來,等明天向李院士統一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