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顧律虛的這樣子,一道恐怕不夠,服務員,再上份黑木耳爆腰花!”
…………
次日,經過一天修養的顧律再次變得精神抖擻起來。
仔細算算,今天已經是渤海隧道研討會的第七天。
一百多位專家齊心協力的力量是相當恐怖的。
僅用了六天時間,一個兩千多億超級大工程的施工方案,已經無比詳細的制定出來。
并且,針對各種技術難題,也有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按照顧律的推算。
大概再需要三四天的時間,這次施工前研討會差不多就可以閉幕了。
顧律提著包走進會堂,還未坐下,就被幾人圍住。
幾人的模樣都很年輕,大約三十歲出頭的年紀。
除了顧律之外,這幾位應該是與會的人員中最年輕的幾位。
“各位……?”顧律抬頭看著站在面前的幾人,目光微凝。
為首的一位面相謙和男子擔心顧律誤會,解釋道,“顧先生,我們沒別的意思,只是想和顧先生您結識一下。”
“我叫趙遜,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目前是華科大機電工程系的一位副教授,這兩位是我在好友,馮進和曲豐寧,目前分別在川蜀大學和基林大學任教。”
“你們好。”顧律笑著點點頭。
“顧先生是搞數學的?”趙遜問。
顧律笑著回答,“準確的說,我不僅是個數學家,還是個物理學家。”
趙遜愣住了,“雙學位?”
沉吟一下,趙遜開口,“從昨天的表現來看,似乎顧先生對工程學領域也頗有造詣。”顧律謙虛的說道,“不不不,只是略懂些皮毛而已,和你們這些工程學專家還差不少。”
“顧先生自謙了。”
“沒有沒有,講實話,我也是在七月初的時候,才被告知要參加這次會議,所以才臨時抱佛腳,找了些工程學領域的書籍來看。”
“顧……顧先生,你是說,你只學習了一個多月的工程學方面的知識,就到現在這水平了?”趙遜咽了口唾沫。
“時間有限,我只能學多少算多少了。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趙遜嘴角抽了抽,“沒,沒有。”
“不知顧先生目前在何處高就?”趙遜換了個話題。
“目前還是無業游民一個。”
趙遜眼前一亮,“那顧先生有沒有興趣來我們華中科技大學任教的打算?”
顧律搖搖頭,“實在抱歉了。我已經計劃去我的母校任教工作了。”
“沒關系的。”雖然沒有拉攏顧律成功,趙遜臉上還是擠出一絲笑容,“不知顧先生的母校是哪所高校?”
“燕大。”
果然!
趙遜就知道,像顧律這樣的天才,只有國內的那幾所頂尖學府才培養出來。
“看顧先生的年紀,莫非是燕大數學系的碩士生?”
“呃……我博士畢業的。”
“……”
這么年輕,博士?逗我呢吧。
趙遜心中滿是詫異。
“況且,我只是在燕大讀的本科,本科畢業后便出國了。”
“那顧先生研究生階段就讀的學府究竟是?”
“普林斯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