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行吧。”
顧律也很無奈啊!
明天研討會就要結束了,幾天前他已經出了一次風頭,本想低調的過完這幾天。
但奈何……
他無法忤逆李院士的想法。
只能……開始自己的表演了!
“關于匡教授提出的問題,我就說一下我的觀點。”顧律一邊說著,一邊打開李院士的施工概念圖。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渤海隧道想要修建,肯定是繞不開長山島,石侯磯島,高山島,陀磯島這幾座島嶼。”
“這幾座島嶼的半徑大約都在一千米左右,島嶼上人數幾千人,且大部分以捕魚和水產養殖為生。”
“在我看來渤海隧道的修建,對島嶼上居民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淤泥、噪音、污染!”
“淤泥方面,由于我們在南段采用的是沉埋法施工,造成淤泥極少,對島嶼上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極小,而在噪音方面……”
“另外,由于島嶼的存在,我們可以借用島嶼的空地,搭建成組建沉管隧道的場地,減少運輸成本,同時為島上的居民創造就業機會……”
“……總而言之,這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至少我們稍加以勸說,島嶼上的居民沒有阻攔我們修建海底隧道的原因。”
顧律講完了。
會堂內的眾人也頻頻點頭。
“這個青年說的話在理啊!”
“要真的如顧律所說的那樣,那確實不用擔心島嶼上居民反對的問題。”
“島上的居民又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人,只要我們把利害給他們講清楚了,相信不成問題。”
“呵,在我看來,無論那些人的意見是怎樣,這個渤海隧道是非建不可。當初為了他們,否定到南橋北隧的方案,已經是極大的讓步了。現在不必在遷就他們!”
“我同意這個觀點。想當初,修建三峽大壩的時候,也不是反對聲一片,可以還不是建了。叫我說,國家的態度就應該強硬一些!”
鄭淳雙手虛空下壓,示意眾人安靜,“好了,各位無需再做太多討論了。”
“顧律剛才講述的內容條理清晰,利害關系講的很清楚。我會整理下來匯報給上面,至于和島上居民談判的問題,就不是我們一些專家的分內事了。”
…………
次日,8月10號。
當詢問一番,眾人再無問題時,鄭淳便起身,笑著向眾人宣布,“感謝各位對本項目的耗費如此多的精力,各位的功績也不會被遺忘。當若干年后,渤海隧道建成。各位的貢獻,會被一一記錄在史冊上!”
“哈哈,鄭工你這是什么話。我們千里迢迢來參加這個項目,可是懷揣的一心熱忱,想要為國家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至于功名什么的,浮云也罷!”
“說的對,我們跑這一趟,既不為名,也不為利。只希望在我們還有能力的時候,為國家的基建事業添磚加瓦。等幾年后,渤海隧道建成,要讓整個世界都重新認識到,我們華國的厲害!”
“鄭工,我們今天就要離去,能做的,恐怕也只有這些了。但你不一樣,你是這個項目的總工程師,我們一百多人的心血,可全都交到你手上了。”
“各位請放心。”鄭淳環視眾人,目光堅定,“我知道這個項目很難建。但在今天,我鄭某給各位一個承諾。”
“哪怕這個項目多難建,遇到的困難有多么多,我都不會放棄。”
“十年建不成,那就二十年,二十年前建不成,那就三十年,五十年!”
“等我們這一批人都老了,走不動道了,沒關系!我們還有像顧律一樣的這些年輕人,他們會繼承我們的事業,繼續把這條隧道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