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律在制定新方案的時候,不僅僅是要讓證明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還需要新方案的證明步驟要比原方案簡單。
只有這樣,顧律才能保證,在六個月的任務時限結束前,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第二問題。
顧律在電腦上操作一番后,對高師兄說道,“高師兄,新方案我通過郵件發給你了,你檢查一下,有沒有問題。”
高師兄打開郵箱中顧律發來的文件,粗略的游覽一遍。
接著,高師兄露出一副古怪的表情,“顧師弟,你這證明方案……”
“很奇怪是吧。”顧律為高師兄補充了后半句,不在意的笑笑,“其實在我制定這個方案的時候,也是這種感覺。”
“但事實,它就是對的!”顧律嘴角上揚,語氣自信。
顧律提出的新方案,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其核心只有五個字:數學歸納法!
數學歸納法,沒有人會陌生。
眾所周知,數學歸納法是我們在高中就接觸的一種證明方法,可以說是最基礎的證明法之一。
但顧律的方案可不是我們高中學的最普通的數學歸納法。
而是……史詩級加強難度的數學歸納法!
為了證明高維代數簇flip操作在有限次后終止這個主定理,需要證明六個看似毫無聯系的輔助定理。
我們將這六個定理分別命名為:A、B、C、D、E、F!
這六個輔助定理的證明需要用數學歸納法進行互推。
例如小于等于n-1維的定理D,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B以及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C可推出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D。
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A,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B,可以推出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C。
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C,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D,可以推出小于等于n維的定理E。
共需要六個數學歸納的互推表達。
對外行人士來說,肯定光看著都頭大,但對于數學家來說,是相當容易理解的。
所以高師兄才露出如此怪異的表情。
因為在他從事數學行業的這十年中,像顧律這種利用數學歸納法進行定理互推,進而證明主要定理的證明方式,講實話,他還從來沒有見過。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刷新了高師兄這位數學家對于數學的認知。
“這,真的可行嗎?”高師兄還是半信半疑的態度。
因為顧律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全新的,數學界從未出現過的一個東西。
顧律笑著開口,“可行不可行,研究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新事物,總需要有人去嘗試。
而顧律和高師兄這次就充當那個先行者的角色,或者說,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半個月后。
高師兄語氣激動的開口,“顧師弟,我們,我們……成功了?”
顧律笑著點點頭,“還沒有完全成功,剛只是完成了前兩步而已。不過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我們的證明思路是正確的!之后只需要按照步驟走就行了。”
高師兄重重點頭,面色漲紅,“說實話,我的沒想到我們這一次會這么順利。還要多虧顧師弟你的那個新方案啊!”
顧律哈哈一笑,“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顯然,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