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和畢齊他們同機房的還有另外十幾支隊伍。
中午十二點之前,歷經三個小時的艱難抉擇,他們也先后選定了題目。
就如畢齊之前所預料的那樣,十五支隊伍,沒有一支隊伍選擇C題或者F題。
倒是A題,除了畢齊他們這支隊伍,還有另外四支建模小隊,同樣選擇了該題。
這是趙亮打聽了一番后,才得到的消息。
畢齊對于這個結果,并沒有感到意外。
除卻C、F這兩題外,剩余四道題目,確實只有A題更像是一個數學問題。
而一般隊伍中負責建模任務的,大多是數學專業的學生。
當然在心里,會傾向于這種題目。
不過,A題雖然乍看起來只需要公式推導便可以一路暢通無阻的搞定,但實際上,畢齊在鉆研了幾個小時后,卻發現這道題目暗藏殺機。
A題的主題,是電磁波。
并且,還不是普通的電磁波。
而是電磁學中一個相當高端的一個分支——海洋電磁學!
這個研究領域很高端,同樣很冷門。
在國內,很少有高校開設這個專業,相關的研究成果很少。
想查文獻,只能看國外的全英文文獻。
幸好,畢齊只是需要其中一部分的內容知識,即電磁波在海洋中運動形態和規律,因此還不算太過于麻煩。
當然,這個不麻煩,是對于畢齊而言的。
數學和物理本就為理科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門科目,所謂觸類旁通。
畢齊的數學天賦如此之高,物理天賦同樣不會差到哪去。
海洋電磁學畢齊沒學過,但不妨礙畢齊現學現賣。
三個小時,畢齊了幾十頁書,看完四五篇專業文獻,便將電磁波在海洋中的運動傳播規律理解的七七八八。
“開干吧!”
畢齊搓搓手,迅速進入狀態。
A題共有三問,畢齊現在攻克的是第一問。
題目需要畢齊建立一個海洋信號反射的數學模型。
在洶涌的海洋中,反射比平靜的海面上的反射減弱。
同時由于海洋湍流將影響海水的電磁梯度,改變海洋的局部介電常數和磁導率,以及反射面的高度和角度,所以洶涌的海面比平靜的海面更加難以構造模型分析。
命題組的人為了加大競賽難度,讓考生選擇的研究對象當然是洶涌的海面。
一個洶涌的海洋,其中浪高、流速和頻率變化很快,波的傳播方向也可能改變。
畢齊暫時將浪高、流速、頻率設定為三個初始參數。
并以這三個公式為基礎,畢齊畫了一幅海面電磁波反射示意圖,利用幾何和微分的知識進行公式的推導。
進入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畢齊文思如尿崩,一泄千里!
一行行的公式,由畢齊的筆尖落在草稿紙上。
【£=Rsin(π/2-△-φ0)/sin(φ0),則φ0=ar(Rsin(π/2+△)/R+h0)
S=∫(Pout,Pin)√1+(dy/dx(x))^2dx
x=(R+z)cos(π/2+α-θ'),α∈[0,2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