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變成一件謠傳,現在已經很少人提起。
但顧律并不認為這是一個謠傳。
作為極小模型綱領兩大難題的解決者,當今世上,恐怕對于極小模型綱領的理解顧律足以排進前十。
在顧律看來,極小模型綱領確實可以當做研究BAB猜想的一個鑰匙。
當然,單純的極小模型綱領不行,否則這么多年人不會沒人發現。
單單極小模型綱領當然不行,但是,加上顧律那篇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第二問題的論文,這件事便變得可行起來。
原因是在于,在那篇論文中,顧律提出了一個叫做“標準叢”的概念。
標準叢是一種構造,處于雙有理幾何的核心。
標準叢在一個簇的任意點上都有定義,它以一種特別有用的方式,封裝了關于簇的大量幾何信息。通過取規范叢的部分及其指數冪,會得到一個被稱為標準環的幾何對象。
而標準環,可用于法諾簇的研究。
BAB猜想,就是為了證明法諾簇的有界性!
這么一圈過來,極小模型綱領和BAB猜想便關聯上了。
把極小模型綱領當做一把鑰匙,打開BAB猜想的大門!
這就是顧律的計劃。
BAB猜想是個硬骨頭,是個比極小模型綱領兩大難題還要硬的硬骨頭。
在代數幾何領域,它存在了三十多年,但依舊沒人將它啃下。
幾十年來,它迎來了無數的挑戰者。
而顧律,馬上要成為其中的一員。
新課題的研究內容確定,接下來便是尋找合作伙伴了。
去年和高師兄的合作還算愉快,所以顧律第一時間想到了高師兄。
打通了高師兄的電話,寒暄一陣后,顧律進入正題。
幾分鐘后,顧律掛掉電話,嘆口氣。
由于那兩篇論文的緣故,高師兄順利的成為了普林斯頓高等數學研究所的一位助理研究院。
成為研究員后,高師兄就被分配到一位菲獎得主的手下,進行新項目的攻克。
目前,高師兄還在那個新項目組里給那位菲獎大佬打下手,自然沒時間再和顧律搞合作研究。
高師兄在電話中表示抱歉,顧律沒辦法強求。
“那這樣的話……”顧律摩挲著下巴,沉吟幾秒,“我就單干算了!”
高師兄不來,那顧律也懶得去找別的合作伙伴了。
顧律找人,肯定是不能找比自己職稱更高的副教授或者教授。
但找講師級別的老師當合作伙伴的話,那還不如不找。
于此如此,還不如不找。
忙不過來的話,等課題開題后,找兩三個學生打打下手就行了。
只不過,雇學生的話,需要錢啊!
“是要申請點課題經費了。”顧律小聲嘀咕著。
上個課題項目,顧律沒有申請經費,是因為基本上沒啥花銷。
除了不到一百塊的紙筆外,便沒有別的花銷了。
但這次需要雇人,就需要申請點經費了。
沉吟幾秒,思索一番后,顧律便打開電腦,寫起燕大數學科學院科研基金的申請報告。